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讓每位失智老人都活得更有尊嚴
時間:
2019-06-19
10多年來,“80后”康復員肖露,先后照顧失智老人3萬多人次,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日前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失智癥,醫學上稱為阿爾茨海默病,除了記憶力下降,還會伴隨一些行為問題,打人、罵人、不配合照顧,護理人才非常緊缺。肖露原來在廣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工作,后因科研工作與老人院有了聯系。一次,肖露給老人院的失智癥老人做狀況評估,準備離開時,老人緊緊抓住她的手,用渴望的眼神看著肖露,說:“寶貝,你什么時候再過來看我?”
“為何突然喊我寶貝?”肖露很快反應過來,老人有認知障礙,這是把她錯當為家人、女兒了??粗先?,她說:“你放心,我還會過來看您的。”婆婆立刻笑開了花。婆婆那渴望的眼神和開懷的笑容,讓肖露發現,原來自己也能有這么大的作用。在慎重考慮之后,她選擇到老人院工作。
失智老人到了一個新環境,往往會很焦慮,由于認知功能障礙,又無法正常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李婆婆剛來到老人院就是如此,經常在房間門口來回踱步,不愿意與其他人接觸,甚至不吃飯。
“在工作中最難過的是,沒辦法幫助他們。”肖露主動聯系婆婆的女兒,細心詢問得知婆婆放不下家里的孩子。于是,她抱了一個布娃娃,在婆婆旁邊慢慢走過去。“婆婆看到我抱著娃娃,眼睛是發光的,我就知道已經吸引住她了。”肖露說,娃娃對正常人來說只是個玩具,但對老人來說卻是生命的寄托。
“婆婆,你看,你家的娃娃很乖。”娃娃的表情是微笑的,還可以控制發出笑聲。婆婆很開心,馬上將布娃娃抱過去,當孩子一樣安撫,甚至還和布娃娃說起了悄悄話。肖露拿起隨身帶的蛋糕牛奶,柔聲對婆婆說:“寶寶已經吃過飯了,是不是我們也要吃飯了?”原本難以接近的婆婆,不僅同意了肖露的提議,還邀請她一起吃。
這種方法被肖露稱為“娃娃療法”,是肖露和同事從平時的生活和照顧經驗中慢慢總結的。由于記憶功能障礙,很多老人覺得孩子都還沒有長大,“娃娃療法”作為一種心理安慰療法,對老人的記憶恢復也有很大幫助。
從2007年到現在,肖露至少照顧老人3萬多人次。除了一周五天正常工作,周末也要值班。如果夜里需要她,肖露也會留下來陪伴。家屬探訪老人往往在周末或假期,肖露往往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和家屬溝通,找到照顧老人的更好方法。
這些年,肖露與這些老人相處的時間,比和自己家人相處的時間還長。由于家和單位距離比較遠,為了及時回去照顧老人,自己的孩子四個月就不得不斷奶。
如今,肖露擔任康復班班長,除了在一線關懷照顧老人,還要協調安排團隊里的8名康復員更好地為老人服務。
“勞動獎章是對我努力工作的肯定,也在時時刻刻提醒我,不能忘記自己照顧老人的初心。”肖露說,她最大的心愿,是讓失智老人可以和正常老人一樣生活,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來源:廣州市民政局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1.18億退休人員受益!九圖讀懂2019年養老金調整
下一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推動廣州迸發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