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南沙“時間銀行”已運行5年,服務老人可兌換“養老錢”
時間:
2019-03-13
南沙時間銀行項目相關負責人郭主任:
我們希望時間銀行能夠全國推廣,這樣就可以更好地發揮時間銀行的作用,例如外地務工人員在工作地利用業余時間掙取“時間幣”,給老家的老人使用,換取老家的時間銀行會員照顧自己的老人,減少因外出務工造成的空巢老人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我們目前已經和國內多地進行初步溝通,預計今年將會達成合作,當然,我們更希望這種推廣能在廣州及省內盡快落實。
廣州市南沙區就有一個“時間銀行”,至今已運行了5年。

志愿者上門探訪老人
“因身體原因,長期臥床在家,家中家務無法及時清理,導致家中臟亂,希望有熱心人士能給予一定的幫助。”在“南沙時間銀行”APP上,一名市民發布了這樣的需求。這并非一起“求助”,而是一次“購買”。購買的“服務”將以12枚“時間幣”作為支付,服務者若想要獲得這筆報酬,要在“周六下午3點-4點”這段時間提供志愿服務。
這款名為“南沙時間銀行”的APP于2016年8月4日推出。通過指尖上的傳達,市民既可以在網上發布對服務的需求,也可以主動承接任務,貫串其中的是———“時間幣”。
“時間幣”可用來購買別人的服務時間
“時間幣”并非類似曾被熱炒的“比特幣”,它代表著志愿服務的時間,價格不會任意浮動,因其核心是交換志愿服務時間。只要提供了志愿服務,就會獲得相應的時間幣,而等你成為被服務對象,時間幣可用來支付他人為你提供的服務時間。
“時間銀行”的概念最早來自于國外,國內對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探索則始于20世紀90年代。借鑒這一概念,“南沙時間銀行”由南沙區民政局于2013年底啟動,并作出了創新。
創新表現在,會員參與志愿服務獲得的“時間幣”是有一套價值體系的。南沙時間銀行項目相關負責人郭主任介紹,參照廣州市上年度(調整兌換標準年份的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與最低工資標準的中間值按照時間折算產生,一枚時間幣等價于1.9元。對于個人來說,時間幣雖然無法折現,但它可支付相應的服務,也可以用來到線下商城兌換一些商品,還可以找工作人員在電商平臺上代付相應價值的商品。
郭主任介紹,“南沙時間銀行”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運行。線上,為南沙時間銀行綜合服務系統,包括網絡版和A PP版。線下則是政府監管、運營管理中心負責日常運營、社區服務站為特殊人群提供使用時間銀行系統的服務支撐并組織協調社區開展相關的社區服務。
目前,南沙時間銀行的業務范圍主要針對南沙區內,已初步建立“1+33”的社區服務設施體系(即一個運營中心加上分布南沙區九個鎮街的33個社區服務站)。
“南沙時間銀行”自2013年10月立項,2014年4月上線試運行,發展至2019年2月,注冊個人會員59009人,團體會員1416個,發布需求總數24367個,完成對接20302個。平臺吸引了在線活躍會員4166名,志愿者816名,幫扶及互助人數達25萬人次。
郭主任表示,這個社區公益互助項目之所以能夠一直順利進行下去,引入“時間幣”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時間幣不設任何購買力的話,它就會成為無源之水。此前,外地曾開展過的一些“時間銀行”項目,因為沒有設置一套價值體系,最終乏人問津。
受助者:老人通過平臺找志愿者“傾偈”

志愿者上門為老人維修電器
去年8月,廣州市老齡委、市民政局、市統計局聯合印發《2017年廣州老齡事業發展報告和老年人口數據手冊》。根據數據手冊,截至2017年底,廣州市60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數達161.85萬人,占戶籍人口的18.03%。隨著城市高齡人口的增多,養老問題日益凸顯。
“南沙時間銀行”平臺上,受服務對象許多都是孤寡老人。郭主任介紹,去年,他們就開始探索基于“南沙時間銀行”的智慧居家養老模式。引入“時間銀行”,相比于單純給老人送米送油,能有效地讓社區互助循環起來,也能夠讓求助老人的需求做到精準對接。
“比如重陽節,企業去慰問,通常可以看到兩個東西,一個米,一個油。米是全部人都需要的,但是油的話,老人家到一定年齡之后不會吃太多油,但是上門的人不會在乎這個。他們會想,我有我的任務,我要拿給你。這是傳統的給予式幫助。”郭主任介紹,有了“時間幣”后,企業通過將贈送的物資兌換成“時間幣”贈予老人,老人就可以尋求到自己最想要的幫扶服務。
不過,老人的“觸網率”低,要想通過平臺發布自己所需的服務并非易事。對此,郭主任介紹,如果老人不會上網,志愿者可以代勞。
71歲的朱婆婆居住在南沙區南北臺社區。她的兒女在國外,因此請了一個保姆照顧她。不過有時難免孑然一身,此時她很想有人能夠上門來跟她“傾偈”(聊天)。她通過“南沙時間銀行”平臺找到了這樣的傾訴機會。
朱婆婆的保姆陳小姐說,朱婆婆一有聊天的需求,她就會幫忙聯系“南沙時間銀行”的工作人員發布服務需求。
有人會擔心,提供志愿服務的人素不相識,如果對方心懷不軌,會不會引狼入室呢?對此,郭主任介紹,為保障安全性,平臺建立了多維度的安全等級制度。該制度包括會員等級制度、服務類型等級限制、雙方滿意度評價、信譽追溯和仲裁。
郭主任稱,會員會設置等級,要完善提供真實有效資料才能完成升級,展開相應的服務。在服務完后,“時間幣”會先轉入中間賬戶,等到雙方互評后才會予以發放。另外,考慮到一些上門服務需要專業人員方能操作,比如換燈泡需要電工,系統會要求承接人員提供專業證書。若服務發生糾紛,平臺有追溯機制,會介入處理。郭主任稱,在此基礎上,還建立系統平臺運行自我控制、政府跟蹤、社會監督的監督機制。
志愿者:我老了也會用“時間幣”發布求助需求

志愿者與老人聊家常,受訪者供圖
陳慧興是南沙欖核鎮的一名社工。去年,她開始通過“南沙時間銀行”平臺在工作以外做志愿活動。陳慧興稱,志愿服務的對象一些是孤寡老人,他們無子女在身邊,會尋求精神慰藉。在平臺承接任務后,她就會上門跟這些老人聊天。
現在,陳慧興已積攢了近1000枚時間幣。除了小部分用于兌換物品,她打算將這些時間幣儲存起來。她說,等到她年老之時,可以用時間幣發布求助需求。“‘時間幣’是一個很有價值的東西。”
事實證明,依托“時間幣”,志愿服務不僅被調動起來,動員也變得更加高效。2017年6月起,南沙區開展為社區老人配餐的項目。在這過程中,所有的志愿活動都經“南沙時間銀行”這個平臺完成,運行卓有成效。
不僅志愿者,越來越多的企業也參與進來。
借助于互聯網+,“時間銀行”可以清晰記錄志愿服務的時間,因此頗受想發動員工開展志愿活動的企業青睞。郭主任介紹,開展項目以來,陸續有企業通過“時間銀行”進入社區做志愿服務,兌換成“時間幣”后再將“時間幣”返還社區。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促進養老服務平衡充分高質量發展,廣州這么做
下一篇:1.18億退休人員受益!九圖讀懂2019年養老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