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順德好人何宛凌:助人行善,你我都一樣
時間:
2019-02-21
何宛凌以自己的熱心和善良,感染了無數人。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詩人普希金的詩句,應用在“順德好人”何宛凌身上并不為過。

“輪椅天使” — 何宛凌
2018年“最美順德人”暨第六屆“順德好人”事跡分享會上,何宛凌被評為助人為樂類“順德好人”。作為樂從義工聯助殘志愿服務隊骨干,她從事平安鐘回訪工作已近7年時間,服務人群覆蓋容桂、倫教、樂從等多個鎮街。何宛凌說話聲音輕柔舒暢,總是面有笑容。當看到她坐著輪椅,不免會有人心生遺憾。但是何宛凌毫不受到外界影響,她用自己的堅強樂觀,感染和幫助著無數長者,和無數個和她一樣身有殘疾的人。
大病曾把她打倒,但無法將她打敗
26年前,何宛凌因為一場大病導致高位截癱,那個時候她還未滿20歲,美好的青春年華里,那場事故幾乎要將何宛凌擊潰。她歷經了2次手術,治療近20年,病情終于平復,從那以后,她的生活中多了一樣必需品——輪椅。
誰也無法接受自己曾經健康的身體一夕之間變得殘疾,何宛凌經歷了一段十分煎熬的時期。“那場病對我打擊很大,我變得很脆弱,不敢出門,無法承受別人異樣的眼光。”那段日子對何宛凌來說,簡直可以用“暗無天日”來形容,沒有人知道她流了多少眼淚,她也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堅持下去。
幸運的是,當何宛凌深陷痛苦時,她的家人、朋友、鄰里一直關心著她,不斷鼓勵和開導她。漸漸地,何宛凌的心態越來越平和,開始接受身體上有殘缺的自己。在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幫助下,她開始漸漸堅強起來,并走進社會,融入社會。
“2014年,我加入樂從義工聯助殘志愿服務隊,義工隊的其他志愿者熱情接納了我,他們帶著我去吃飯、喝茶,他們會幫助我,我也會幫助他們,那樣的感覺……使我覺得我和其他人沒什么不同。”何宛凌說道。
何宛凌可以接受自己殘疾,但是難以接受別人帶著“她是殘疾人”的有色眼光看自己。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勵下,她逐漸卸下心防,不再懼怕外界的目光,義無反顧在助人為樂的人路上越走越遠,并散發著屬于自己的溫暖與自信。
助人即助己,她為長者帶去溫暖與鼓勵
現在,何宛凌從事巨硅科技全家康平安通回訪工作,在這個崗位上,她一點點綻放自己的光彩,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剛開始進行平安鐘回訪工作時,一些老人并不信任我,言語間也比較淡漠。但是回訪的次數多了,他們也漸漸吐露心聲,我們相互了解,相互鼓勵。”何宛凌說道。在長者看來,何宛凌的定期電話回訪成了一種習慣,聊天中,他們對何宛凌逐漸充滿信任與依賴。對何宛凌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救贖,幫助他人帶來的滿足感,令何宛凌備受鼓舞。
何宛凌回憶道,在做平安鐘回訪工作時,最令她受感動的是一位來自容桂的97歲老人。何宛凌介紹,那位老人曾打電話說很遺憾沒見過她本人。在得知何宛凌身體情況后,老人主動跟自己的孫子學習用微信,并通過微信關注何宛凌的生活動態,看到何宛凌朋友圈新動態還會特意打電話找她聊天。“一個97歲的老人,為了我學會使用微信,并且持續和我保持聯絡,關心不斷,我實在是太感恩,太有福氣了。”何宛凌笑著說。
原來,只要有心,即使身體殘疾,也可以給別人帶去幫助和慰藉。何宛凌仿佛找到一個新的自己,她更加堅定要去幫助更多人。
因為痛你所痛,所以幫你所難
“我比任何人都能懂得后天致殘的人的心酸,所以也無比希望可以盡自己的力量,讓殘疾人走出悲痛,充實希望,發揮自己的社會價值。”再次提起“后天致殘”,何宛凌已經沒有當初的難過,現在的她最想做的,是讓有著和她一樣經歷的人走出心理障礙,堅強起來。
何宛凌通過參加助殘志愿服務隊、樂從慈善會開展的義賣活動,幫助到更多困難的群眾。她加入樂從助殘志愿服務隊的“共享陽光”殘疾人互助計劃,通過開展日常手語練習、新歌曲手語排練、參與大型慈善活動或義工活動義演,提升殘疾人社會關注度。隨著越來越多的義演隊員加入,何宛凌同志也成為了助殘志愿服務隊的骨干,在她的鼓舞下,越來越多殘疾人融入社會,自強不息。
2017年,何宛凌獲評該年度第四季度最美佛山人,同時也入選2017年“凡人善舉•感動樂從”系列活動。“我并不認為我比別人堅強,因為我今天的堅強,完全來自大家的關照和鼓勵。”何宛凌感慨道,“是他們的熱情和善良,造就了我自信和向善的心,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多多關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以感恩之心,去溫暖他人,為社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春節養老短托:社會合力“托”出老齡幸福年
下一篇:天河區沙河街 — 長者飯堂迎新春答謝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