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春節養老短托:社會合力“托”出老齡幸福年
時間:
2019-02-19
又是一年新春,在中國各地,旅居外鄉的人們紛紛加入“春運”大潮,返鄉過年。在北京,81歲的田穎珍老人卻選擇在農歷臘月二十這天,入住了離家僅有地鐵三站地的一家老年公寓。
此前,一直照顧老人的保姆回鄉過春節了。老人通過家政中介平臺先后接觸了8名短期保姆,都沒找到合適人選。后來,老人的兒子在網上查知,有養老機構在春節期間推出了“短托”服務。母子倆實地探訪后,對這里的生活環境感到滿意,當即決定入住。
根據《“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約占總人口的17.8%,其中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中國老齡化社會正在到來,照護老年人的家政服務行業也快速發展起來。然而,春節期間,大批家政人員返鄉過年。如何讓老年人過好年,成為許多中國家庭面臨的問題。
田穎珍退休前是一本知名文學雜志的副主編,她覺得自己“是個職業女性”。“我清凈慣了,也不愿擾亂兒女的生活。”她說,養老機構的短托服務對她可謂“太合適了”。
田穎珍入住的樂成•恭和老年公寓位于北京市朝陽區。這一項目由政府和社會力量合作推出,總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共設400余個床位,并配備了100余名護理和服務人員,還有衛生服務站及閱覽室、屋頂花園等活動空間。自2018年春節開始,該公寓推出短期“托老”服務項目。
“我們這一項目,就是看到了春節期間‘保姆少’這一市場缺口、面向老年群體的需求而推出的。”樂成老年事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菲介紹,今年的短托項目從2019年1月持續到2月,最短可入住七天。項目推出以來,每天都有約10個家庭前來咨詢。
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安徽、內蒙古等中國多地,春節養老短托服務方興未艾。在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政府民政局首次嘗試聯合三家社會養老機構,以低于市價的全區統一價,為鼓樓區戶籍老人、特別是失能老人,提供數百個床位。
鼓樓區民政局副局長陳昕介紹:“養老機構的目的不僅在于盈利,更在于積極地參與老齡化社會中相關問題的解決。”
面對老齡化,中國社會各界都在合力為老齡群體“托”起一個幸福“年”。在北京的一些社區嵌入式養老驛站,如有老人選擇在春節期間住在站內,驛站會繼續以1:3的護理人員配置比正常運營。北京市商務局也于年初號召51家家政服務企業,在春節期間開展家政服務市場“保供行動”,預計將組織3萬名家政員留守崗位。
春節期間養老短托服務的興起,是中國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體現。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認為,在應對老齡社會問題上,個人、家庭、政府、市場、社會等各主體都負有各自責任,只有通過事業和產業兩種根本機制予以安排,才是未來的希望。
也有人認為,將老人“托養”在外過年與傳統的孝親敬老、闔家團圓觀念有所出入,這一服務的認可度還有待市場的進一步反饋。
“‘每逢佳節倍思親’,親人的陪伴肯定還是最重要的。”王菲說,“雖然我們養老機構都在提倡‘親人式服務’,但是我們仍然鼓勵子女能夠在節日期間來院里陪伴老人。”
據介紹,恭和公寓會為來院里和老人一起過年的家庭提供年夜飯服務。
眼下,在找到合適的長期保姆之前,田穎珍希望好好享受在老年公寓的生活。春節期間,公寓為老人們準備了聯歡會、小廟會、全家福拍攝等多項活動。
(來源:新華社)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習近平:老齡問題是中央最關心的問題
下一篇:順德好人何宛凌:助人行善,你我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