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廣州試點智慧健康養老!快看看哪種服務適合爸媽...
時間:
2019-05-30
巨硅科技 · 全家康--80歲小淘氣,90歲還可以, 100歲才滿意。 5月23日,廣州市家庭發展促進月宣傳暨越秀區智慧健康養老項目啟動活動在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舉行。廣州試點智慧健康養老,通過遠程醫療技...
“80歲小淘氣,90歲還可以,
100歲才滿意。”
5月23日,廣州市“家庭發展促進月”宣傳暨越秀區智慧健康養老項目啟動活動在廣州市越秀區建設街舉行。廣州試點智慧健康養老,通過遠程醫療技術,居民在家量血壓、測心電圖,家庭醫生同步獲知結果。
▲越秀區智慧健康養老項目啟動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巡視員朱江平講話
廣州探索居家養老智慧醫療項目
老年人家里測血壓家庭醫生看到結果
目前,在廣州
160萬老年人中,有
18%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外出就診行動不便,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家庭發展與老齡健康處處長明珉表示,由于基層醫療機構人手緊張,上門服務也難以廣泛開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我們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廣州正探索運用智慧醫療手段,為長者提供更優質的醫養結合服務。”
▲明珉接受廣東衛生在線等媒體采訪
借助智慧醫療服務,電子血壓計、血糖檢測儀等設備能夠配送到居民家中,老年人在家里就能量血壓、測血糖,檢測數據通過互聯網上傳到社區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可以及時看到服務對象的數據。“相關數據還會上傳到社區智慧健康養老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及時為老年人提供相應的生活照料、疾病預防干預等服務。換句話說,
老人不需要出門,即可享受所需的醫療服務和家政服務。”明珉表示。
▲建設街老人獲贈遠程監控監測設備
從今年開始,廣州市深化居家養老智慧醫療試點工作,在全市11區選取試點。其中,越秀區智慧健康養老項目試點落戶建設街。
越秀區建設街黨工委書記李嘉斌介紹,下一步,街道將在越秀區衛生健康局統籌協調和指導下推進社區智慧健康養老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整合衛健系統的全民健康信息、民政部門的“平安通”信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醫保信息等,
利用物聯網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等信息化技術,建設具有隨時看護、遠程關愛等功能的健康養老信息化管理服務體系,為居家、社區老年人提供遠程健康管理、健康指導服務。
平臺參與建設方、百家醫道代表沈睿表示,除了遠程醫療監測、上門護理等服務,平臺還提供長者配餐、日托養老等個性化服務,居民可登陸平臺在線下單選擇。
▲活動現場
醫養結合大家談
爸爸媽媽老了以后,需要哪些服務?
為探討如何解決社區醫養結合難點痛點,啟動儀式后,社區居民、職能部門、行業專家、街道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媒體代表,就醫養結合、智慧健康養老等話題各抒己見,觀點碰撞為醫養結合發展帶來哪些好思路?
現在的社區醫院比以前‘旺’了很多。患病時,遠的醫院不敢去,近的社區醫院人也不少。我們也不想給子女添麻煩,然后去養老院住,一來會不習慣,二來擔心發生急病時,沒人及時送我們到醫院……
在醫養結合大家談主題沙龍上,60歲的越秀區居民李伯道出了不少老人家的擔憂。
廣州著力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
“9064”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
越秀區衛健局局長黃甫初坦言,越秀區的老年人口數量非常龐大,近年來著力探索醫養結合服務。
目前,越秀區
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街道已經建立醫養服務合作關系,已為
43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區共為
11.94萬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
黃甫初不忘為家庭醫生打call,“大家一定要重視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每位老人家都有一位家庭醫生,有問題可以及時咨詢,解決問題;當需要到大醫院就醫時,可請家庭醫生給出專業指引,提高診治效率。”
“醫養結合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部門,一定要讓社會力量參與其中,滿足不同的需求服務。”他強調。
護理站建設方之一,華潤頤家代表陳朝暉表示,社區護理站正是一種由政府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的項目,為社區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專業、規范上門護理服務。
越秀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呼玉表示,以越秀區為例,已有
10家護理站取得《醫療機構許可證》,截至4月10日,全區護理站提供護理服務
939次,上門居家護理
321次。
“以護士為核心的各類護理人員是承擔養老機構、社區托養機構以及居家老人醫療護理服務的主力軍。”廣東省護理學會護理產業發展委員會副主委、智慧健康項目績效考核負責人吳蘭迪表示,目前,國家試行互聯網+護理服務,廣州試點護理站項目和智慧健康養老項目就是鼓勵更多醫護人員走出醫療機構,深入社區,為老人提供更優質醫藥結合服務。
除了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在養老機構養老也是一種模式。
沙龍上,居民李伯發言時提出,希望養老院與大醫院有綠色通道,萬一發生危急疾病,能夠及時送院治療。
養老機構代表鐘仕雄表示,
目前廣州不少養老機構均內設醫療機構,配備了符合資質的醫務人員,同時提供特色中醫服務。“長者的小病可以先在養老院解決。”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劉豐表示,以市一醫院為例,已與廣州13家社衛服務中心、養老機構建立了醫聯體合作關系,開辟了危重患者的轉診、搶救綠色通道。“醫院老年病科每年派出醫生到附近社衛中心坐診,讓社區老人就近享受三甲醫院醫療服務。”
推進醫養結合發展,“醫”和“養”必須兩條腿走路。
目前,60歲以上廣州戶籍或持有廣州市有效居住證的老年人都可以申請“平安通”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包括緊急呼援、主動關懷、親情通話、養老服務綜合咨詢等服務。
沙龍上,越秀區民政局副局長梁岳表示,近年來,越秀區通過全市率先全面使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管理平臺、開展“老人生命監測預警系統”試點項目、推動更新全家康APP、星光平安寶2.0版等多措并舉,拓展
智慧養老,鞏固
“老有所養”安全感。
>>> 點擊免費在線申請平安通服務
(來源:廣東衛生在線)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下月起在廣州開辦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可獲多項補貼!
下一篇:圖解三大關鍵詞:養老服務、安全生產、教育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