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弱弱問一句,你身邊的養老護理員,離職了嗎?
時間:
2019-05-22
巨硅科技 · 全家康--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實施方案 ,在 護理、養老 等領域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招生規模。 但在現實中,年輕養老護理員,更像是一種 稀缺物 般的存在。...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
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實施方案,在
護理、養老等領域擴大中高職貫通培養招生規模。
但在現實中,年輕養老護理員,更像是一種“
稀缺物”般的存在。“
招不來,留不住”成了不少養老機構的“魔咒”。
招不來,留不住
早上6點起床,幫老人擦身穿衣,7點開始喂早餐,8點多抱老人到輪椅做康復理療或散步。同樣的動作,一早上需要在七八個老人身上重復。之后每兩個小時巡房一次、翻身,定時換尿袋……兩班倒,工資不到3000元。
這就是高芳在養老機構工作的日常。
像高芳這樣從事養老護理的,79.1%都是40歲以上的從業者,90后的年輕人,非常罕見。
全國民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的《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現狀和需求專題調研報告》顯示,18-29的從業者18~29歲的從業者僅占
6.5%;其次,投身養老產業的
畢業生第一年流失率為40%~50%,第二年為60%~70%,第三年為80%~90%以上;護理人員受教育程度低,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僅為6.8%。
2019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并對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提出了稅費減免、資金支持等扶持措施。
高芳也關注到了政策對發展養老產業的系列舉措。“從政策到市場,大家都在說養老產業是朝陽產業。可我們護理員作為養老機構運行的核心部分,
每月不到3000元的工資依舊不見長,年輕人依舊沒見進入。”
與此同時,招生難,始終困擾著各大職業院校。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學院院長楊根來表示,當前全國各個院校,養老護理相關專業招生的規模還比較小,整個行業里辦的最好的五六個院校,招生規模也沒有超過五個班級。自己的學院即使作為全國首批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示范專業點,歷史最高記錄也只招了四個班,共170余人。近幾年招生情況也不容樂觀,
開設三個班級也常招不滿人。
電影《0.5毫米》劇照
巨大的需求,招不來的人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為何報考該專業的學生人數仍顯不足?楊根來表示,可以從服務提供的主體、用人單位以及政府三方面尋找原因。
? 服務提供的主體:
很多人認為,養老護理就是伺候人的活。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等因素或多或少制約著他們投入行業的激情。
? 用人單位:
盡管當前就業需求旺盛,市場對養老人才趨之若鶩,但行業里,仍未對一線護理員提供體面的勞動環境和體面的勞動收入。
? 政府:
政府在養老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提供了系列措施,但還不足以形成能夠吸引年輕人或者院校去投身于老年服務教育的制度環境。政策還需要進一步出臺、落地與細化。
電影《0.5毫米》劇照
人才缺口,靠什么補上?
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院長鄒文開認為,養老服務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政府、社會、學校等多方共同努力。
對
學校來說,要提高養老服務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吸引更多學生報考相關專業。
對
政府來說,應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對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院校予以支持,比如減免養老服務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費、在全社會營造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氛圍等。
對
社會來說,應繼續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精準培養復合型人才。同時,進一步暢通基層護理人員的上升通道,明確其職業前景,給予相應的工資待遇。
不過,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工作仍面臨著新的挑戰。2017年9月,人社部公布的最新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取消了養老護理員國家資格水平的評價,意味著護理員不必持證上崗。不過,引進門檻的降低,也涉及到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提升渠道,職業水平評價辦法等一系列問題,這給不少養老機構的管理者帶來困惑。
“在推動建立學徒制問題上,能不能進一步加大制度設計,經過相關的行業組織審定以后,來確定一批已經取得高級以上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養老護理人才來培養一定數量的養老護理員,
實行學徒制的培養和認證的方式。也可以支持培養高級以上的護理人才,建立各級護理人才的工作室,對基層特別是社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養老服務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
帶培輔導,經過一定的程序,給予一定的技能水平認定。”浙江省民政廳副廳長、老齡辦主任蘇長聰說。
(文章整理自經濟日報、經濟參考報)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防詐騙】養生排毒,免費贈送...提醒父母認清楚這十大騙局!
下一篇:“全新的健康養老新生活方式”您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