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一周要聞 — 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受關注
時間:
2019-06-24
一周要聞
1、李克強考察杭州社區養老: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受高層關注;
2、優先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需求;
3、廣東公布“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醫療機構名單;
4、廣東上調退休人員養老金,惠及600多萬人;
5、上海新增政府投資養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均委托社會力量運營。
李克強考察杭州社區養老: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受高層關注
作為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社區居家養老,正在受到決策層的密切關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杭州考察時表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巨大,要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增加供給。
就在半個月之前的5月29日,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社區養老和家政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措施,決定對養老、托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加大稅費優惠政策支持。
6月12日至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陪同下在杭州考察。李克強來到拱墅區和睦新村,走進居民家中關切詢問老人照護、幼兒入托等情況,在社區考察居家養老服務項目。
李克強說,
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需求巨大,要大力引入社會力量增加供給,政府要加大支持,讓老人過上舒適安康、快樂幸福的生活,這也讓年輕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李克強說,
建設宜居城市首先要建設宜居小區。改造老舊小區、發展社區服務,不僅是民生工程,也可成為培育國內市場拓展內需的重要抓手,既能拉動有效投資,又能促進消費,帶動大量就業,發展空間廣闊,要做好這篇大文章。
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目標是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立健全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
很多省市確定了“9046”的養老格局,即
90%是居家養老,
4%是養老機構養老,
6%是社區養老。也有一些地方提出了“9037”,即
90%是居家養老,
3%是養老機構養老,
7%是社區養老。無論哪一種,社區和居家養老在養老產業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2013年以來,政府出臺了多項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等政策措施。然而,從社會資本的流向來看,絕大部分資本仍然是投在養老機構中。對占到養老服務“大頭”的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社會資本并沒有很高的熱情。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養老研究中心主任成緋緋對第一財經表示,是否投資社區居家養老,對企業來講主要還是看有沒有盈利空間。社區居家方面企業的支出是很清楚的,場地租金、人力成本、水電物業等,但在收入上很不確定。不到萬不得已,很多老人是不愿意消費的。
成緋緋說,愿意付費的老人不成規模,企業單位成本就高,企業找不到盈收點就不敢輕易進入。
在6月14日全國政協的雙周協商會上,一些政協委員提出要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廣泛設立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強化政策支撐,進一步發揮社區在養老中的依托作用。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養老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鼓勵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服務,有效解決民營養老機構各種政策障礙和經營困難,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為企業或開展公建民營,滿足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
為了打通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的“堵點”和“痛點”,5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促進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組合拳”,包括加大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有效供給,放寬準入,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社區養老服務,按規定以財政補貼等方式支持大范圍開展養老服務人員培訓,更多財政資金用于支持社區養老服務等措施。
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決定加大對養老、托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的稅費政策優惠。
從今年6月1日到2025年底,對提供社區養老、托育、家政相關服務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并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對承受或提供房產、土地用于上述服務的,免征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動產登記費等6項收費。同時,研究完善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進一步支持生活服務業發展。擴大員工制家政企業免征增值稅范圍。
(來源:第一財經)
優先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需求
自然資源部近日起草了《關于加強規劃和用地保障促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今天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19年7月6日。
《意見稿》提出,
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編制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時應當優先保障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需求,明確擬供應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的宗地位置、面積、用途和供應方式等。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的,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予以安排。
關于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范圍,《意見稿》
明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專門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托管照護、醫療衛生等服務、不可分割銷售的房屋和場地設施占用的土地,包括養老院、養護院、敬老院、托老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
《意見稿》要求,
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應當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城市公共設施規劃規范》《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等規劃設計標準和規范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并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意見稿》還明確,公辦、民辦、境外資本投資建設非營利性養老服務項目,均可以
依法申請以劃撥方式取得國有建設用地。
(來源:工人日報)
廣東公布“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醫療機構名單
近日,廣東省衛健委官網公布
全省140個試點“互聯網+護理服務”的醫療機構名單。記者留意到,這140家醫療機構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廣州、深圳、珠海等9市,其中
廣州最多,占49家。具體機構名單及咨詢監督電話如下:
廣州(49家)
咨詢、監督電話:
020-81074359
1.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2.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3.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4.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5.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6.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7.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8.南部戰區總醫院
9.南部戰區總醫院(原157醫院臨床部)
10.廣東省人民醫院
11.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
12.廣東省中醫院
13.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4.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15.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16.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
17.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8.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19.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20.廣東江南醫院
21.頤家登峰護理站
22.廣州美宜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越秀醫療門診部
23.廣州市海珠區沙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4.廣州中遠海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江南護理站
25.廣州市優一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海珠綜合門診部
26.頤家燕翔護理站
27.頤家南田護理站
28.廣州市荔灣區中醫醫院
29.頤家護理站
30.頤家車陂護理站
31.美年醫療門診部
32.美年健康富海門診部
33.廣州美宜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天河門診部
34.廣州康園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康園醫療門診部
35.廣州市白云區第二人民醫院
36.廣州市白云區第三人民醫院
37.頤家景泰護理站
38.廣州市黃埔區長洲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39.頤家宏康護理站
40.卓醫航東薈護理站
41.廣州市花都區人民醫院
42.廣州市花都區婦幼保健院(胡忠醫院)
43.華聲健康醫療護理站
44.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中心衛生院
45.廣州慈愛嘉醫療護理站有限公司花都分公司
46.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合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47.廣州市番禺區中心醫院
48.頤家西園護理站
49.暨華醫院
深圳(16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55-88113752
1.深圳市人民醫院
2.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3.北京大學深圳醫院
4.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5.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
6.深圳市中醫院
7.深圳市婦幼保健院
8.深圳大學總醫院
9.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深圳福田)
10.深圳市羅湖區人民醫院
11.深圳市南山區人民醫院
12.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13.深圳市龍崗中心醫院
14.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
15.深圳市坪山區人民醫院
16.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
珠海(5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56-2128254
1.珠海市人民醫院
2.珠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3.珠海市婦幼保健院
4.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5.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
佛山(22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57-83389625
1.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2.佛山市中醫院
3.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4.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5.佛山市第四人民醫院
6.禪城區中心醫院
7.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同濟康復醫院
8.南海區人民醫院
9.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
10.南海區婦幼保健院
11.南方醫科大學南海醫院
12.南海區第七人民醫院
13.南海區第九人民醫院
14.南海區羅村醫院
15.南海區第六人民醫院
16.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
17.廣州中醫藥大學順德醫院
18.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
19.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
20.廣州醫科大學附屬順德醫院
21.同江醫院
22.高明區中醫院
惠州(10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52-2833085
1.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2.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3.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
4.惠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
5.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6.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
7.惠州市惠城區小金口人民醫院
8.惠城好一生門診部
9.惠城好一生第二門診部
10.惠陽區中醫院
東莞(17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69-23281022
1.東莞市人民醫院
2.東莞市中醫院
3.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4.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
5.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
6.東莞市麻涌醫院
7.東莞市厚街醫院
8.東莞市樟木頭醫院
9.東莞市茶山醫院
10.東莞市道滘醫院
11.東莞市虎門醫院
12.東莞市鳳崗醫院
13.東莞東華醫院
14.東莞康華醫院
15.東莞常安醫院
16.石碣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7.大朗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山(10家)
咨詢電話:
0760-88360616
監督電話:
0760-88360611
1.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
2.中山市陳星海醫院
3.中山市古鎮人民醫院
4.中山市火炬開發區醫院
5.中山市東鳳人民醫院
6.中山市南區醫院
7.中山亞太醫院
8.中山同方醫院
9.中山市東區起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0.家有一生綜合門診部
江門(6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50-3873869
1.江門市中心醫院
2.江門市人民醫院
3.江門市殘聯康復醫院
4.江門市蓬江區杜阮鎮衛生院
5.江門市新會區會城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6.臺山市廣海鎮中心衛生院
肇慶(5家)
咨詢、監督電話:
0758-2803250
1.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
2.肇慶市中醫院
3.肇慶市第二人民醫院
4.端州婦幼保健院
5.高要區人民醫院
(來源:金羊網)
廣東上調退休人員養老金惠及600多萬人
據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7日消息,該廳與廣東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從2019年1月1日起調整增加廣東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據介紹,該省將有600多萬名退休人員從中受益。
廣東省此次調整基本養老金的人員范圍為:2018年12月31日前已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以及2019年1月至6月首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增加的養老金分別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支出。
廣東省人社廳有關負責人稱,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廣東省2019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法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兼顧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現公平與效率相結合。
據介紹,
定額調整就是每人每月加發60元,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執行同樣標準,體現公平原則。
掛鉤調整就是與本人調整前的基本養老金水平和累計繳費年限掛鉤,每人每月按照本人調整前基本養老金月標準的2.2%加發;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每滿1年養老金月標準增加1元。在此基礎上,超過15年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養老金月標準再增加1元。與本人繳費年限掛鉤的增加額少于15元的,按15元發放。據介紹,掛鉤調整體現效率原則,有利于激勵參保人多繳費、長繳費。
適當傾斜則體現重點關懷,主要是對高齡退休人員和企業軍轉干部等群體予以照顧。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上海:新增政府投資養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均委托社會力量運營
如何讓養老機構在更有活力的養老服務市場中,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質量?上海已經有答案。
在近日舉行的“2019上海國際養老服務產業高峰論壇”上,上海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公辦養老機構在守住“保基本”底線的基礎上,將大力推進“
公建民營”,
今后新增的政府投資養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均采取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的模式。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在持續深入推進社會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同時,上海將著力實施“養老服務市場活力提升計劃”。該計劃主要包括5項任務,即加快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支持各類主體進入養老服務市場、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產業、拓寬養老服務投融資渠道、推動長三角養老服務區域合作。
為此,上海將推動形成價格傳導機制,要“以養老機構實際成本為基礎,統籌考慮政府投入、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供求關系和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調整養老服務收費”。
此外,在養老服務機構公建民營、養老設施招投標、政府購買養老服務中,凡涉及“排斥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參與競爭”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有關規定和做法,將被集中清理廢除。
企業登記的自主權也將獲得進一步保障。“已經在其他地方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將不會再被要求其在本地開展經營活動時必須設立子公司。”上述負責人表示。
在境外投資方面,上海允許舉辦營利性養老機構等,在多個方面享受境內資本同等待遇,同時支持多元主體參與,包括鼓勵物業公司、物流企業、商貿企業等面向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來源:SIC老博會)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關于開展第四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申報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財政部 稅務總局等6部門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