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國家發改委推動普惠養老 你知多少?
時間:
2019-02-25
22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在北京舉行了“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啟動專題會議,并同時印發《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什么是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又是一種怎樣的養老模式呢?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養老服務需求逐漸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而現有供給嚴重不足。如何為廣大普通老年人提供價格合理、方便可及的普惠養老服務,需要政府、家庭、社會、企業等多方發力。2018年,我國老年人口已超2.49億,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7.9%,老年人口數量首次超過0-14歲人口數量,老少比迎來歷史性拐點。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老年人口將達到5億左右。數量多、增速快、發展不平衡是我國老齡化進程中的主要特點。
專項行動聚焦普惠養老,圍繞“政府支持、社會運營、合理定價”,深入開展城企合作。國家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城市政府系統規劃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城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醫養結合、人才等一攬子的政策支持包,企業按約定承擔公益,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包,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城市政府和企業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約定普惠性服務內容、與當地居民收入和退休金水平掛鉤的價格等,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最終,是讓普通群眾、工薪階層買得到、買得起、買得好、買得放心。力爭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參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醫養深度融合,力爭實現普惠性養老床位數量明顯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企業建設運營成本下降,服務價格下降;讓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養老服務的滿意度的目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正式啟動
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對于新時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落實《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發改社會〔2019〕160號),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于2019年2月22日在北京舉行了“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啟動專題會議。
一直以來,政府堅持保基本、補短板,持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包括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老年養護院、綜合性養老設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等設施建設,努力保障特困人員以及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年人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養老服務需求逐漸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如何為廣大普通老年人提供價格合理、方便可及的普惠養老服務,需要政府、家庭、社會、企業等多方發力。
專項行動聚焦普惠養老,圍繞“政府支持、社會運營、合理定價”,深入開展城企合作。國家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和引導城市政府系統規劃建設養老服務體系。城市政府通過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醫養結合、人才等一攬子的政策支持包,企業按約定承擔公益,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包,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城市政府和企業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約定普惠性服務內容、與當地居民收入和退休金水平掛鉤的價格等,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最終,是讓普通群眾、工薪階層買得到、買得起、買得好、買得放心。
專項行動堅持普惠導向、自愿參加、公開透明、競爭擇優、規范管理的基本原則。力爭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參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醫養深度融合,力爭實現“三提升”“兩下降”“一滿意”的目標。“三提升”是普惠性養老床位數量明顯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兩下降”是通過土地、金融等多種政策組合支持,推動企業建設運營成本下降,服務價格下降。“一滿意”是讓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養老服務的滿意度。
為扎實推進專項行動,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召開了啟動專題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同志指出,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是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創新舉措,是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方面。要牢牢把握普惠優價、降本提質、自愿聯動等核心要義,把政策支持清單、服務承諾清單、推薦企業名單落地,加強項目儲備,健全信用監管,加快推進專項行動。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同志強調,要正確把握政府定位和普惠養老的方向,充分發揮各級民政部門的作用,加快推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取得成效。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王建軍同志強調,要把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納入今年老齡工作要點,深入開展醫養結合,提升服務質量。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分別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集團等金融機構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有關金融機構表示將全程助力,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同時,南昌、鄭州、武漢、成都、秦皇島、許昌、宜興等7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分別與象湖老年養護中心、愛馨養老服務集團、中國健康養老集團、萬瑞養老服務有限公司、燕達養老機構管理有限公司、怡康苑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九如城養老產業集團等養老企業進行現場簽約,攜手推進養老服務骨干網和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提供普惠養老服務,為之后在全國普遍實施專項行動提供示范經驗。
(來源:政策研究室子站)
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十問十答
一、什么是普惠養老?
答:普惠養老服務是在基本養老服務以外,面向廣大老年人的、靠市場供給、由政策引導的一種服務。
我國老齡化形勢快速發展,政府的職責定位是保基本、補短板,重點滿足基本養老服務需求。迄今為止,我國政府持續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對經濟困難的高齡老年人,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護理補貼。同時,政府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政府購買服務、運營補貼等手段支持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從2013年起累計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共189億元支持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老年養護院等設施建設,并帶動大量地方投資共同參與。未來,政府還將繼續推動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確保我國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老有所養”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
同時,老齡化催生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需求,亟待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尤其是城市中養老服務床位一床難求現象更為突出,廣大城市老年人需要價格合理、方便可及的養老服務。政府必須直面社會需求,同時充分發揮家庭、企業、社會等多主體的積極性,特別要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市場主體積極參與養老服務供給。考慮到養老服務的特性,對企業而言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利潤率較低,所以市場供給的養老服務需要政策支持,引導其健康發展。為了擴供給、強弱項,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衛健委等三部門旨在通過推進“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滿足廣大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
二、為什么要城企聯動?
答:在我國快速老齡化過程中,老年人高齡、空巢以及家庭小型化等特點集中出現在城市,城市養老服務的需求旺盛、家庭自給能力弱、購買力強,對市場化養老服務具有剛性需求。城企聯動意在推動解決城市養老服務需求的四大問題:
——解決買不到的問題。通過城企聯動,養老服務需求旺盛的城市與有能力、有經驗的企業對接,增加普惠養老服務供給,解決護理床位短缺問題,優質養老服務不再一床難求,老年人在身邊的社區就能找到專業化服務。
——解決買不起的問題。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單》共同打出支持政策組合拳,再加上國開行、農發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集團等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將真正為企業投資降成本,切實給老年人實惠的價格,推動解決市場服務價格高、買不起的問題。
——解決買不好的問題。城企聯動本著競爭擇優的原則,遵循市場機制,最終篩選出實力雄厚、項目優質、誠實守信的企業,并針對當地需求設計項目、提供服務,改變以往一些地方存在的有服務但不好用的局面。
——解決買不安的問題。市場化養老服務的穩定性、安全感很重要。城企聯動通過城企簽訂合作協議實現法律約束;通過《企業責任清單》實現企業自我約束;通過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監管約束;引入信用服務機構,通過事前信用評估、事中事后信用監管等機制實現社會約束。對市場化服務的多維約束共同提升老年人的安全感。
三、政策目標是什么?
答:政策的最終目標是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積極性,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到2022年,形成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養老的有效合作新模式,參加城市每千名老年人養老床位數達到40張,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60%,醫養深度融合,力爭實現“三提升、兩下降、一滿意”。“三提升”是普惠性養老床位數量明顯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提升。“兩下降”是通過土地、金融等多種政策組合支持,推動企業建設運營成本下降,服務價格下降。“一滿意”是讓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眾對社會養老服務的滿意度。
四、政策特點是什么?
答:政策特點是政府支持、企業運營、價格合理、充分競爭。
一是政府支持。中央三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支持。中央預算內投資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地方政府通過《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單》推出政策組合拳,政策支持力度大、舉措實。
二是企業運營。普惠養老的供給主體和支持對象不再是公辦機構,而是純粹的市場主體。企業本著自愿參加、競爭擇優的原則參與行動,充分顯示企業主體和市場機制的重要作用。
三是價格合理。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支持和優惠,相當于為企業建設和經營管理降成本,為老年人購買服務降價格,最終企業保持合理的利潤率,政府確保本地群眾享有優質普惠的服務,老年人享受到了優惠的價格、滿意的服務,形成多贏態勢。
四是充分競爭。此次行動優先選取積極性高、規劃科學的城市;優先支持實力雄厚、項目優質、誠實守信的企業;優先選擇融資成本低、服務質量好的金融機構。在各參與主體內部均形成有效的競爭局面,最終確保老年人享受好服務、得到真實惠。
五、什么樣的城市可以參與?
答:有需求、有積極性的城市均可自愿參與。此次行動,凡是對養老服務具有明確的需求,對發展養老服務市場有積極性,以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為最終目標的城市均可以參與。我國不同地區的養老服務需求情況和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不一,此次政策著力于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所以,尤其鼓勵養老服務發展相對落后、社會力量參與程度尚待提高的城市參與,以期通過城企聯動彌補服務能力和供給機制的不足。同時,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城市也可以積極參與,以期創新服務供給模式、引領養老服務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六、什么樣的企業可以參與?
答:此次專項行動歡迎“專注做服務”的服務型企業以及金融保險等投資型企業自愿參與。養老服務業綜合性強,需要多種行業領域的各類企業實現聯動,其中重點遴選“四有”企業(包括社會服務機構)。
一要有實力,投資或服務能力強的企業優先。
二要有信譽,經營業績良好,業內信用度高的企業優先。
三要有經驗,有提供康養結合、醫養結合經驗的企業,有實現由機構服務向社區、居家服務延申經驗的企業,有實現康復輔具、智能養老等養老產品與養老服務聯合發展經驗的企業,更具有滿足需求的能力。
四要有意愿,企業是否參與、與哪個城市合作、投資哪種類型的服務機構,均為企業自主自愿行為,充分體現市場主體的理性決策。
上述類型的企業性質不限,一視同仁,支持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等各種所有制形式參與;支持境內資本和境外資本參與;支持營利性和非營利性不同性質主體參與。
七、參與主體怎么申報?
——企業做什么?
答:有意參與的企業向項目所在地城市政府申報。企業與合作政府簽訂框架性協議,企業負責落實投資,自主確定金融機構,提出建設運行方案,同時明確企業責任清單,接受社會監督,并有義務按要求向政府部門報送進展情況。
——地方政府做什么?
答:城市政府擇優遴選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后,城市政府向省級發展改革委報送項目,報送材料中需包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整體規劃”和“政策支持承諾函”。省級發展改革委審核推薦項目后報送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核通過的項目,按照《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項目所在地人民政府與項目承擔企業簽訂正式合同,細化明確政府支持政策和企業責任,推動項目按時按量順利開展。
八、重點支持什么項目?
答:一是支持養老服務骨干網建設,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連鎖化的養老服務設施和帶護理型床位的日間照料中心,增加家庭服務功能模塊,強化助餐、助潔、助行、助浴、助醫等服務能力,夯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增強養老服務網絡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
二是對接社會服務兜底工程,支持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強化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服務。
三是支持同時包含以上兩類內容的體系化養老服務項目建設。
以上幾類項目,均應包含深入開展醫養結合的內容。
九、怎樣增加競爭力?
答:此次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是以中央預算內投資撬動社會投資,調動地方政府積極性的共贏方案。中央預算內投資更傾向于支持以下項目:
一是城市高度重視的項目。參與城市編制完成了“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整體規劃”和“政策支持承諾函”,并且《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單》中的必選項目符合要求,自選項目豐富靈活,土地、財政、稅費等政策含金量高,真正體現出服務企業、讓利于民的態度,這樣的城市將優先考慮。
二是企業已經開工或正準備開工的項目。按照優先級順序,依次考慮以下項目:1,已開工建設但未完工,或已取得施工許可證的新建或改擴建項目;2,已完成施工圖紙審查,同時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新建項目和改擴建項目;3,已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拿到土地出讓合同或土地劃撥決定書)的新建項目,以及已取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拿到土地出讓合同或土地劃撥決定書)或已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的改擴建項目。
十、有什么注意事項?
答:此次專項行動需要注意的是,城市和企業要具有底線思維,做好風險管理工作。其中包括:
一要承諾可信可達。《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單》和《企業責任清單》中的必選項和可選項所有內容,一旦明確寫入清單中,則應真實可信、可兌現,防止過度承諾、言而無信,更要避免由于不實承諾導致的法律糾紛等不良事件。
二要價格公平合理。企業在服務項目定價時,要綜合考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土地等支持政策;綜合考慮當地居民可支配收入、退休金以及CPI變動情況,合理確定價格。
三要監督管理和退出機制明確。地方政府作為合作方有權了解企業的年度財務狀況,并通過城企合作協議、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考核、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等多重約束,監督企業運營管理,確保企業穩定運營、債務可控。如有經營不善等情況需退出或轉讓,城市政府有權再次遴選合作方,只可由其他養老企業承接,繼續履行相應責任和義務。
(來源:國家發改委)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養老有哪些重點規劃?
下一篇:政策解讀 — 廣州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