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圖解國務院《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 新時代,互聯網醫療將給我們帶來什么?
時間:
2018-05-10






歷經多次“試水”的互聯網醫療進入了春天模式。
《意見》的通過,這對于發展多年,一直處在探索中的互聯網醫療行業,無疑是如降甘霖。實體醫院開設互聯網醫院,引發高度關注。互聯網醫療的“正規軍”來了,高品質的線上醫療還會遠嗎?
互聯網醫療迎來“正規軍”,醫療行業有哪些新變化?
在醫療健康行業,實體醫院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正規軍”。多年來,醫療資源、人才、藥品的流通一直向實體醫院集中。就算有看病難、看病貴各種各樣的問題,老百姓看病就醫還是會首選實體醫院。
中國醫療的根本問題是實體醫院的轉型問題。互聯網是一種工具,它能為中國醫療行業活力提供技術上的支撐。但實體醫院能否擁抱“互聯網+”,實現全面的轉型才是關鍵。
實體醫院試水互聯網醫院在2014年邁出了第一步。浙江、廣東等地成立網絡醫院。短短兩年時間,依托廣東第二人民醫院開辦的廣東省網絡醫院“視頻問診+就地購藥”的服務方式已在全省得到推廣。
2015年,烏鎮互聯網醫院成立,標志著互聯網大公司與地方醫院開始了深度合作。隨后,眾多互聯網巨頭、老牌互聯網醫療企業紛紛入場。
銀川在2017年成為全國第二批醫改試點,將大數據、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的深度融合作為探索方向。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有19個省份開展了互聯網醫院試點,建成和在建的互聯網醫院有52家,其中有三分之一在銀川。
2018年,政府明確提出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并且將實體醫院的互聯網平臺化作為改革的重點,由于“互聯網+”,公立醫院的服務半徑在擴展。
目前國家政策大力推動的互聯網醫院有兩類:
一是以醫療機構為醫療服務提供主體,實現現有醫療服務的線上延伸,但線上診療項目必須與實體醫療機構診療科目一致;
二是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服務,但必須落地在實體醫療機構。
互聯網與實體醫院深度融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就醫方式?
要了解互聯網醫療將如何改變我們的就醫方式,必須首先來看看,在醫療領域,我們還有哪些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呢?
高質量的診療服務永遠是稀缺的。患者難以找到合適的醫院或醫生,醫療信息不足,嚴重影響看病的效果。而且為了一個診斷結果,看病者往往要跑好幾次醫院,為了一個診斷結果樓上樓下反復折騰,十分不方便。醫療人員受制于醫療機構的隸屬關系,待遇難以提高。醫院的痛點則在于醫院內數據互通及數據大集中,醫療資源共享很難實現。
也就是說,醫療資源有效供給不足的同時,人們的健康醫療需求仍在不斷增加。互聯網能夠提升醫療數據的收集、分析、拓展能力,實現信息的透明化,在信息共享中將患者和消費者放在診療的中心地位,能為上述困境開辟出一條路。
互聯網醫療的核心業務是利用互聯網技術,為病人提供診療服務。除了初次診療必須在實體醫院進行,常見病、慢性病的復診和咨詢、獲取醫療檢查結果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在線轉診、分級診療也可以在互聯網信息平臺統一進行。
互聯網醫療還能提供許多輔助醫療服務,預約掛號、購買藥品、醫保結算等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家庭醫生的互聯網簽約管理、人工智能醫療也在布局過程中。
更為引人注目的一點是,“互聯網+”有助于醫療資源的下沉,北上廣等大城市以外的患者,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可以不出家門就能夠享受到北上廣等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看上大醫生、大專家,這就是大家說的“遠程醫療”。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成熟,將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看病就醫流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你只要在家里搖一搖手機,就可以定位到最適合自己病情的醫院,實現初次診療在醫院,而復診、復查、藥品的購買、醫保的結算等活動都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上實現,免去了往返醫院的折騰,獲得更多便利。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就12個字 | 讓你看懂政府工作報告里的民生福利
下一篇:重磅!國務院四大舉措推進醫養結合,養老市場發展空間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