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聚焦兩會—是時候認真考慮,我們如何養老了!這個調查,一定要發聲!
時間:
2019-01-23
每個人都會慢慢變老,
這是一個不可逃避的過程,
無論處于哪個年齡段,
養老都是不可逃避的問題,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是大眾關心的社會問題。
?

一眨眼,
2019年的第一個月已過半!
你是不是驚奇地發現,
每天的生活還是那么地
波瀾不驚……
?

2019年,
第一批“90后”即將“2”到頭了,
而最后一批“80后”也終于“30而立”了!
?

由此觀之,
人到中年的“80后”、“90后”們,
現在可以開始安排養老這件事了……
畢竟,
養老這個話題,
現在可是很炙手可熱的民生話題!
今年市兩會期間,民進廣州市委員會提交集體提案《推進嵌入式養老機構進社區讓老年群眾在家門口幸福養老》,建議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新建居住區配建并制定設施標準。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可以整合長者飯堂、日托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建設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設施。
現狀
3個區進入中度老齡化
全市社區養老機構僅21家
從廣州市老齡委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17年底,越秀區、海珠區老年人口總數分別高達28.9萬人和25.13萬人,本區老齡化率分別是24.5%和24.2%;荔灣區和白云區,分別為19.69萬人和16.53萬人,本區老齡化率分別是26.8%和16.7%。按照老齡化率劃分,人口老齡化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廣州市已有3個區進入中度老齡化(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
《推進嵌入式養老機構進社區讓老年群眾在家門口幸福養老》提案顯示,
越秀、荔灣、海珠、天河等中心城區,老年人口多,但受制于用地、租金等因素,養老機構數量少、規模小、床位數少。如越秀區、海珠區,養老床位只有2276張和4516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僅為8張和18張;而白云區擁有養老床位16665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達到101張。

▲圖為東湖西路孝慈軒養老院,每個房間配備獨立衛生間。信息時報記者葉偉報攝
?
該提案顯示,目前廣州市養老服務體系是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是養老服務最主要的提供方式,但目前所提供的服務與群眾的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2016年底市統計局“養老模式及需求”的調查顯示,在1829名受訪者中,82.8%家庭有老人,97.6%是家庭養老、2.0%是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只有0.6%;而他們對未來養老方式選擇是:家庭養老68.8%、機構養老15.3%、社區居家養老10.5%。
▲圖為在市區內的養老院,家屬在養老院陪老人鍛煉。信息時報記者葉偉報攝
?
目前廣州市社區養老服務覆蓋面較廣的是長者食堂配餐服務,但社區養老機構只有21家,城市日間照料場所僅有床位3000多張。老年群眾需要的日托、全托、居家上門、短期住養照料、大病出院后康復護理、家庭喘息服務等服務尚未全面開展。
走訪
老人希望小區附近能提供半托管服務
光塔街社區居民黃婆婆今年81歲,廣州本地人。兒女都各自成家,她獨自居住已經幾十年了。平日里,黃婆婆都自己打理家務,時常和朋友喝早茶,或在家附近遛彎兒,生活過得舒適愜意。
去年腰椎動過手術,腿腳越發不靈活,她便有了入住養老院的念頭。若入住養老院,首選離家近的。一來不用重新熟悉環境,能常與老朋友碰面;二來方便回家,和家人共敘天倫。
光塔街社區的居民戴阿姨,則比較認可半托管的服務方式。戴阿姨認為,自己手腳靈活,生活能夠自理,且家就在社區內,沒必要入住社區的養老院。若社會配套的養老院能夠像學生托管所一樣便再好不過,對于身體健康、腿腳便利的老人,白天提供“托管”服務,晚上讓老人回家休息,或者老人在家需要幫助的時候,養老院可以提供上門服務。如此老年人便可實現家中養老。
家住東風路的鄧伯無兒無女,他比較關心臨終問題,“老人臨終時自理能力較差,心理也需要撫慰。希望配套的養老院能夠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社區養老院收費方面,有老人提議,年滿一定年齡的老人,可免費享受養老服務。受訪的大部分老人表示,能夠接受的自費部分每月1000~2000元。
提案
老人白天托養晚上回家可減少費用支出
《推進嵌入式養老機構進社區讓老年群眾在家門口幸福養老》提案稱,嵌入式養老模式是機構養老與社區居家養老融合。通過整合社區周邊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就近提供專業化、個性化、便利化的養老服務。民進廣州市委員會粟華英介紹,這樣的話,老年人足不出社區就能夠享受各種養老服務。老年人留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生活和精神上的照顧,真正做到了不影響子女生活,又可以與子女多相處。
對于老人個人來說,就近養老,還可以有效減輕養老負擔。目前中高端民辦養老機構半自理老人每月需支付費用一般在5000元以上。而社區養老只需購買部分服務,或白天托養晚上回家,可以減少養老費用支出。對于機構來說,也可以避免高額初始投入。她認為,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降低用地要求,還可以通過小區配建、整合現有資源、盤活空置建筑等方式建設,成本相對較低。
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建議
《推進嵌入式養老機構進社區讓老年群眾在家門口幸福養老》建議,應完善《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進一步優化養老機構設施布局,將養老服務設施納入新建居住區配建并制定設施標準。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可以整合長者飯堂、日托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盤活小區會所、各級政府、事業單位的閑置物業和場地設施等資源,通過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建設嵌入式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降低準入門檻,支持社會力量利用舊城區閑置物業或在新建住宅區內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
該提案同時表示,可以借鑒上海經驗,探索發展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和長者照護之家兩種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給予嵌入式社區養老補貼
建議
民進廣州市委員會認為,應給予嵌入式社區養老補貼政策,可以借鑒北京市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運營管理經驗,給予服務流量補貼、托養流量補貼和連鎖運營補貼等三種補貼。

▲養老院每個樓層配備有一個護理員。
?
民進廣州市委員會還建議,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運營。按照其建議,應以“公建民營”模式為主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運營。同時,鼓勵品牌機構連鎖經營嵌入式社區養老機構,共享團隊、醫療、物資采購等資源,降低經營成本,打造社區平價養老服務平臺。此外,鼓勵養老機構開展嵌入式連鎖經營、多點經營、延伸服務鏈,提高居家社區為老服務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各位街坊,
身為社會的一分子,
你的聲音至關重要,
對于民進廣州市政協委員的意見,
你支持嗎?????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深圳:積極應對銀發浪潮 深圳放大招!
下一篇:給爸媽的防騙攻略,看完必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