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歲末年尾,別讓養老錢、看病錢落入騙子口袋!
時間:
2018-12-21
歲末年尾廣州海珠警方提醒防范針對老年人的典型詐騙。
??近年來,防范意識較為薄弱的老年群體,尤其是空巢老人,成為詐騙案件的主要受害群體。歲末年尾,詐騙分子抱著“撈一把,過肥年”的心態蠢蠢欲動。對此,廣州海珠警方結合大數據分析研判,針對老年人最易中招的冒充親友和“公檢法”、高額回報的投資理財,以及保健品推銷三類典型詐騙,以案說防,提醒市民群眾做守護家人行動派,關愛和幫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識,警惕此類詐騙,避免老人家的養老錢、看病錢落入騙子口袋。
■ 冒充親友和“公檢法”電信詐騙老年人最易中招
【典型案例一】
陌生來電男子開口就喊“媽”
救"子"心切老人未辨真偽急轉賬
今年10月,黃姨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一開口就喊“阿媽”,并稱因吸毒被警方抓獲,要求速轉60000元到指定賬號內作保釋金。黃姨在電話中聽對方的聲音很像自己兒子的聲音,以為是長期在國外工作的兒子出了事,便立即帶著現金趕到銀行,要求工作人員給國外的兒子匯款救急。但工作人員發現黃姨提供的賬號有異,便要求先與黃姨的“兒子”通話確認。黃姨撥通“兒子”的電話,但“兒子”卻不肯與工作人員通話,并催促黃姨換家銀行轉賬。
救“子”心切的黃姨在“兒子”的電話催促和指揮下,又趕到其他銀行,將存款及當月生活費共50000元轉了出去。至傍晚時分,黃姨給女兒打電話籌借剩下的10000元錢款時,被告知受騙了。這時,黃姨才恍然大悟,趕緊撥打兒子在國外的手機號碼,發現兒子根本沒有發生吸毒被抓的事。
警方分析:此類詐騙中,詐騙分子通常冒充老人的子女或親屬,以被抓獲、急需交保釋金或罰款為由,要求轉賬匯款。一些老人因子女或親屬長期在外,都希望其在外平安順利,偶然接到這樣的“救急”電話,自然少了防備心;再加上老年人上了年紀,聽力下降,極易被詐騙分子糊弄過去。
【典型案例二】
假警察要對銀行賬戶“安全審查”
老人為證清白泄漏網銀登錄驗證碼
今年8月,何伯接到自稱保險公司客服人員來電。對方稱其個人信息被冒用購買保險,并將電話轉接給了“經辦警官”。“警官”以何伯涉嫌私開賬戶牟利為由,要求對其銀行賬戶進行“安全審查”。急于自證清白的何伯在“警官”的電話遙控下登錄網上銀行,并將登錄驗證碼信息發給對方“配合調查”。結果,其賬戶內的40余萬元被轉走。
案發后,海珠警方打擊新型犯罪專業中隊立即展開偵查。民警通過智慧新偵查模式,首先鎖定并抓獲了嫌疑人董某(女,41歲,河北人)和劉某(男,33歲,吉林人)。民警進一步深挖擴線,再將其兩名同伙高某(男,33歲,江蘇人)和徐某(女,42歲,廣東人)抓獲歸案。
經審查,高某等嫌疑人交代了其與境外詐騙分子勾結,在廣東省珠海市實施冒充“公檢法”詐騙的事實。
目前,董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執行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分析:冒充“公檢法”是常見電信網絡詐騙類型。老年人最易“中招”且被騙金額往往較大。詐騙分子詳細掌握了老人的個人信息,打著國家機關的旗號。不少老人因對公檢法辦案流程、銀行賬戶特別是網銀賬戶操作不熟悉,慌亂之下急于自證清白,極易被詐騙分子“牽著鼻子走”。
■ “高額返利”為幌子的虛假投資理財老年人最易落套
【典型案例】
高額返利做誘餌投資養老為幌子
詐騙團伙專門針對老年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今年5月,海珠警方接到多名老人報警,稱在參加一間名為“全XX健康體驗中心”的店鋪活動時,被店員等以高額返利引誘,投資了其網購平臺“老XX商城”。在收到一些返利后,該店鋪突然關門倒閉,工作人員失聯。老人們的投資本金無法追回。
接報后,海珠警方經濟犯罪偵查大隊立即成立專案組,結合“颶風2018”和護航金融領域“利劍行動”等專項行動,以智慧新經偵模式引領,全面開展偵查,并先后赴黑龍江、山東等地展開追逃。最終將“全XX健康體驗中心”的經營者律某(女,37歲,黑龍江人)及店員謝某(男,31歲,湖南人)等4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經審查,律某交代,其于2017年5月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了“全XX健康體驗中心”,并在老年居民較為集中的路段租賃臨街檔口營業。其店鋪內雖然擺放各類保健品和有機食品等,但這些商品并不是用來售賣,而是用來應付工商部門檢查的。
據謝某等店員交代,他們每天物色店鋪周邊和過往的老人,以“新張優惠”“到店即贈鮮雞蛋”等吸引老人進店。一旦有老人進到店來,店員就會安排其觀看養生保健視頻、聽“專家”講座或是免費量血壓。其間,店長和“專家”就會鼓吹“投資養老”,并稱其公司的網購平臺“老XX商城”發展前景良好,是“投資”首選;輔以投資成為會員,每天領取現金高額返利、精美禮品、免費旅游等進一步引誘。
通過上述手段,律某等人在幾個月的時間內非法吸收老年人存款高達140余萬元。至2018年5月,由于不再有老人“投資”,律某等人的資金鏈斷裂,無法提供日常“返利”,于是攜款潛逃。目前,律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執行逮捕。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民警對受騙老人進行走訪調查發現,很多老人起初只是沖著領取免費雞蛋等小禮品去了“體驗中心”,對所謂的“投資養老”心存疑慮。但在“專家”和店員反復游說洗腦,加上看到有“投資”成為會員的老人來店內領取“現金返利”后,便開始動心,紛紛拿出用來養老、治病的積蓄加入了“投資”行列。
警方分析:此類詐騙多為涉眾型詐騙,受騙人數多,金額大。詐騙分子利用了老年人有一定的積蓄,但投資渠道少,對投資理財了解不多的弱勢。他們往往注冊皮包公司,租用高檔寫字樓、居民小區作為聚會場所,通過舉辦講座、投資者現身說法,甚至邀請老人實地考察等,讓老人先嘗到一些“收益”甜頭,再誘騙更大“投資”來詐騙錢財。
■ “包治百病”的保健品推銷老年人最易輕信
【典型案例】
聽聞“人參粉”包治百病老人欲轉賬花天價購買
警銀聯動耐心勸導及時阻止老人被騙
今年6月,梁姨來到某銀行昌崗支行,要求銀行工作人員將其賬戶內的54000元轉入某個人賬戶。工作人員詳細詢問梁姨轉賬目的得知,梁姨是打算轉給“參X公司”成為會員,并購買人參粉治病。工作人員懷疑梁姨可能遇到了保健品推銷詐騙,于是立即按照“警銀聯動”機制,通知轄區沙園派出所派員到場。
民警到場后向梁姨詢問了詳情:原來梁姨的母親摔傷手腕后,她經人介紹聽說“參X公司”的人參粉包治百病,于是打算買來為母親治傷。民警耐心向梁姨解釋,摔傷手腕該到醫院治療;人參粉這樣的保健品不能替代藥物和物理治療;況且正規藥店的人參粉一般只要幾百元就能買到。梁姨聽后才恍然大悟,避免了花這筆冤枉錢而上當受騙。
警方分析:此類詐騙中,嫌疑人往往打著“包治百病”“延年益壽”的幌子,大打“親情牌”,甚至通過舉辦養生講座,噓寒問暖,發放小禮品,組織抽獎、聚餐等,逐漸博得老人信任,再實施詐騙。
警方提示:且慢埋怨老人家,給予老人更多愛
針對上述典型詐騙的受害群體,警方分析發現受騙者多為空巢或子女不能常在身邊的老人。一些老人在被騙后,因擔心被責備埋怨,往往不敢告知子女,甚至不愿報警。
警方呼吁:老年人遭遇詐騙已是身心受創,子女晚輩此時切不可再責備老人,而應反思是否在平時盡到了陪伴提醒的義務。同時應立即報警,以便及時啟動緊急止付攔截機制。
警方提醒:子女晚輩要給予老人更多關愛,與老人常聯系,多溝通,讓老人熟悉自己的聲音和活動情況;平時要多提醒和留意老人,如果發現老人有為晚輩轉賬匯款等行為,一定要了解核對或向警方咨詢;老年朋友們也要學習了解新型詐騙手法,提高防范意識。涉及投資理財和養生保健問題,要向銀行、證券交易場所、醫院等正規金融和醫療機構咨詢,不要被高額回報、虛假宣傳誘惑。遇到與錢有關的問題,要多與子女、晚輩或社區民警商量核對,不要輕易轉賬,謹防上當受騙。????
(廣州公安)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為了兒子,廣州81歲老人當義工!這群老人太勵志
下一篇:能吃能玩能上學 這樣的老人飯堂你想看一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