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發時期。尤其高齡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室內通風和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煉,保持清淡飲食,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有咳嗽、噴嚏時戴口罩或用紙巾、衣物遮擋口鼻以減少病菌傳播。密切關注發熱、咳嗽等癥狀,出現此類癥狀應及時就近就醫。
大家對肺炎的印象或許是「身體狀況突然變差,會出現高燒、咳嗽、痰的疾病。」一般而言的確是如此,但高齡者的肺炎不一樣,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 癥狀不明顯
青年人患肺炎后,會有發燒、咳嗽、有痰、胸悶等癥狀;但是老年人得肺炎后,常常只出現疲乏、無力等癥狀,容易被誤認為是尋常感冒。也就導致高齡者常常已經罹患肺炎,由于沒有太明顯的癥狀,自己和家人都不知道。
此外,老年人患肺炎后的表現還有:沒有食欲,惡心,腹瀉,愛睡覺,情緒躁動,尿失禁等。
■ 老人身體機能差
老年人身體體質比年輕人更弱,肺部感染的幾率相應的比年輕人更高。并且,如果老年人患上肺炎后沒有及時有效的控制,出現肺炎并發癥,發展成重癥肺炎后,導致呼吸衰竭的比例也更高。
■ 老人治療手段有限
根據一線研究調查發現,很大部分治療肺炎的抗生素在高齡者中的效果并不好,也因老年人本身的用藥局限性,讓一些強有效的抗生素在老年人肺炎中并沒有用武之地,增加了治療的困難。比如如莫西沙星等藥物容易損傷腎功能,并且在老人中應用容易出現精神癥狀,導致肌腱損害。
01 如何預防
預防肺炎的方式包括增強自身免疫力和避免接觸傳染源兩大方面。
■ 注射疫苗
包括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必要時注射一些增強免疫的藥物如胸腺肽等。
■ 堅持鍛煉
特別要提醒各位老年朋友,不可抱有“貓冬”的觀念減少了體力活動,否則自身免疫力會降低,更可能增加血栓疾病風險。
■ 人多地方不要去
避免接觸傳染源,以免給自己的健康找上不必要的麻煩。
02 治療需注意
■ 及早治療
對于基礎情況較為脆弱的老年朋友們,一旦出現可咳嗽、流涕、頭痛、咽痛等早期上呼吸道癥狀,一定要及早就醫。
■ 說明心血管病史
由于有些抗生素具有心血管副作用風險,在呼吸科就診時,要如實向大夫匯報自己在心血管方面的病史。
03 養老機構如何進行隔離準備
機構一旦發現流感癥狀病患者,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避免病癥的加重與病毒的傳播。
■ 盡快致電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請求指導處理疫情,并協助開展相關調查處置工作。
■ 暫停探訪工作,直至疫情平息。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可將老人暫時領回家中照顧。
■ 減少聚會等群體性活動。建議不安排集中用餐,可以安排老人在各自房間用餐。
■ 患病老人在進行戶外活動時要戴口罩,減少與其他老人的接觸
■ 發現癥狀較重的老人,如出現高熱不退、氣喘或心口痛、嘴唇變藍或變紫、嘔吐及不能咽下液體、缺水、暈眩、少尿、抽筋、神情呆滯或神志不清等癥狀,以及有心腦呼吸系統或免疫缺陷等基礎疾病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員,應盡快將其轉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 加強空氣流通、環境清潔等工作。
04 機構預防流感的前期準備
養老機構可從以下措施進行流感防控,降低流感發病情況:
■ 每年冬春季對工作人員和護養老人開展1-2次流感防控的知識教育。
■ 建立晨檢制度和健康申報制度。建立老人和工作人員的健康檔案。
■ 保證工作人員健康。一旦出現發熱、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癥狀,應立即停止工作,盡早去醫院就診治療。
■ 建立探訪人員登記制度。如探訪人員有發熱、咳嗽或咽痛等流感癥狀,應拒絕其探訪。
■ 確保環境清潔衛生。定期用消毒水為老人住所、廁所、休息聊天場所、活動器械等抹洗消毒。經常將老人的被褥衣服曬太陽。
■ 盡量開啟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使用空調系統的單位,要定期清洗空調。開空調時,可同時開抽氣扇。
■ 設置適合老年人的洗手設施。提供洗手液、抹手紙或干手機。支持老人經常洗手。
■ 準備隔離后備房間(設置在人流不密集、通風、有獨立廁所的房間),提供給急性發熱、咳嗽或咽痛的老人隔離治療使用。有癥狀的老人應及時予以隔離,避免傳染給其他老人。
■ 倡導為老人接種流感和肺炎疫苗。
Copyright ? 2013-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2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