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民政局:全市養老企業7763家,95%生活照料服務等由社會力量提供
3月17日,《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新聞發布會(2022年總第28場)在廣州市新聞發布廳召開。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相關情況。
發布會上,廣州市民政局二級巡視員易利華表示,近年來,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著力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在切實履行政府兜底線保基本職責的同時,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市場力量發展養老服務。
據有關方面統計,在政府的扶持和資助下,目前,全市養老企業7763家,占全省總量的近35%,有75%的養老床位、98%的養老服務綜合體、97.5%的長者飯堂、95%的生活照料服務由社會力量提供,社會力量已成為我市提供養老服務的主體力量。相關經驗做法入選了國家發改委創新政府資源配置方式10個典型案例。
廣州市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放開市場。具體來講就是放開準入、放開價格、放開資源。
在準入方面,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申請設立養老服務類社會組織和養老服務企業,符合條件的直接依法申請登記。對本地、外地和境外投資者舉辦養老服務項目實行同等待遇。
在價格方面,公辦養老機構在確保特困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免費或優惠入住,床位費、護理費由政府定價、伙食費按照非營利性收取外,其他養老服務收費實行自主定價。民辦養老服務收費由經營者自主定價,并主動公開。
在資源方面,將政府舉辦的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原則上委托專業機構運營,并積極探索項目合作、公建民營等模式提高公辦養老機構資源配置效率。
第二,優化服務。具體講就是加強扶持、加大資助、搭建平臺。
在加強扶持上,除落實扶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稅費優惠、價格減免等優惠政策外,還對利用閑置國有企業物業和公有房產開展養老服務的實行租金優惠、延長租期、優先續租等政策,租賃期限最長二十年,租金按市場租金參考價或者評估價的50%或75%計收。
在加大資助上,對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給予新增床位補貼、護理補貼、星級評定補貼、醫養結合補貼等等,做到既補“磚頭床頭”、又補“人頭”,更補服務質量。
在搭建平臺上,每年舉辦養老服務供需對接交流活動,搭建網上供需對接平臺,2019年以來供需對接264個項目、涉及購買服務金額3.5億元。
第三,加強監管。堅持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公眾監督相結合,切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規范養老服務行業管理,確保養老服務發展健康有序、行穩致遠。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機構督導評估,定期對人員、設施、服務、管理、信譽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評估結果予以差別化資助。目前,廣州市三星級以上養老機構占全省37%,五星級占全省48%。
下一步,廣州市民政局將認真落實《廣州市關于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重點領域建設的指導意見》,優化營商環境,全面撬動社會力量參與,增加優質養老服務供給,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Copyright ? 2013-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2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