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女士用品、兒童用品、學生用品專賣店在大街小巷、各大賣場遍地開花,對年輕人來說,逛街采購或網購日常用品是再平常不過的小事。但老人們卻普遍反映,市場上很難找到老年用品專賣店,高齡老人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網購,在兒女的幫助下花精力網購來的老年用品又大多“中看不中用”。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西安市60歲及以上人口為207.53萬人,占總人口的16.02%。老年人對醫療康復、日常居家等老年用品需求急劇增加,老年用品市場存在巨大的商機,為何卻遭商家“冷眼”?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現象:老年用品實體店稀缺,市民呼吁開設老年用品綜合超市
這幾天,家住長安區的鄭成剛先生跑遍了大半個西安市,為的是給79歲的老父親買拐杖和布鞋。“天氣暖和了,父親說想要折疊式帶坐凳的拐杖,外出散步走累了,打開坐凳就可以歇腳,布鞋穿著舒服透氣就行。”鄭先生說,父親要的兩樣東西都很普通,可沒想到他轉了幾天也沒買到稱心的。
“商場、超市沒有賣拐杖的專賣店,輔具店里沒見有那種款式的,后來在北郊的建材市場找到了一款,要價挺高,店主說老年用品本來進得就少。好不容易找到幾家專賣老人鞋的店,父親穿43碼的鞋,好幾家店都說沒貨。”鄭先生無奈感慨:老年用品咋這么難買?
正如鄭先生所說,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地也發現,市面上很少有專門賣老年用品的店。記者在碑林區友誼西路、雁塔區長安南路的多家商場和超市看到,商場里的奶粉專柜上一般只有一列專供老年奶粉,生活用品區也大多不是老人專用物品。“找不到適合自己年齡的用品,真的是有錢花不出去。”68歲的張純芳阿姨正和朋友們在騾馬市一帶逛街,想買幾身春裝。她向記者感慨,市面上能找到的老年服裝大多顏色過于黯淡,大商場里的服裝區又主打時尚新潮的中青年女裝,想買一件適合自己年齡的衣服著實有點難。
“網上老年用品種類還算多,可我買回來好幾樣東西都是‘中看不中用’。”家住灞橋區的陳雅立女士說,她從網上給母親買來一個集尿器和轉移器,可是用過幾次就閑置了。“集尿器不透氣,老人穿上嚷著不舒服,轉移器的座椅材質硬,時間長了磨皮膚。本想再買個護理床,網上價格從幾百塊錢到上萬元的都有,買來又覺得太‘冒險’。”陳女士說,自己雖有多年的網購經歷,但她認為購買老年用品時,還是要線下親身選購才放心。
“希望市面上多些那種老年人綜合超市,拐杖、輪椅、日用品、服裝鞋帽啥都有,多方便!”“我們的要求并不高,東西用著安全、舒服就行,希望商品廠家多考慮我們老年人的需求。”采訪中,多位老人提出這樣的建議。
嘗試:陜西首家老年用品超市開業一年多,線下客流少線上成交率不高
3月29日,幾位老人正在蓮湖區土門開遠半島的金美寶老年用品超市興致勃勃地選購。這是陜西省首家專營老年用品超市,一改以往老年用品的分散售賣方式,這家超市嘗試將多種品類的老年用品集中售賣,老年人可以在這里一站式采購。
金美寶老年用品超市負責人王志剛介紹,該超市最大的優勢在于品類多樣且集中,非常方便老年人采購,為滿足各類消費需求,超市還開通了線上商城。考慮到部分老年人的經濟條件有限,一些單價較高的商品,如電動輪椅等商品還提供租賃服務。
記者看到,該超市與普通超市一樣,分區域展示產品,老年智能產品區陳列有智能手環、血壓儀、帶一鍵呼救按鈕的手機等產品。老年輔具區里,助行類、如廁類等各類輔具一應俱全。日用品區有帶放大鏡指甲刀、帶燈挖耳勺等各類創意又貼心的小件商品。“以前常見的放大鏡、穿針器現在很難在市面上找到了,這個超市都能找到,今天我想再來買一個帶放大鏡的指甲刀。”正在超市采購的張翠云老人告訴記者,她是第三次來到這家超市采購,這里的老年用品價格實惠、種類多,體驗感很不錯。
“超市從2020年12月開業至今,從交易數據看,這一年多里賣得最好的商品是衛生間扶手等常見適老設施,以及指甲刀、挖耳勺等小件物品。”對于超市目前的經營狀況,負責人王志剛透露出一絲擔憂。他介紹,超市開業一年多以來,線上線下的客流都不算好,尤其是線上商城的成交率較低。一方面,超市所處位置不顯眼,線下客戶主要是附近桃園路街道一帶的市民,且目前多數老人對老年用品超市的知曉率還不高,另一方面,部分中高齡老年人對智能手機操作還不熟悉,導致線上商城成交率低。
分析:老年用品產業投資大,短期獲利可能性小
“現在商場、超市針對的主要還是中高端消費人群,以年輕人、中年人為主。老年用品成本大利潤薄,現在老年人的消費習慣大多崇尚節儉,所以商家們對老年用品市場興趣不大。”走訪中,多位商場負責人提出這樣的看法。對于這種說法,金美寶老年用品超市負責人王志剛表示十分認同:“以我們超市成交率最高的衛生間扶手為例,供應的兩款扶手都具備防滑、穩固等基礎功能,高價款只是具備更強的抗菌功能,低價款利潤空間很小,但從交易數據上看,低價款的成交率比高價款更高,所以總體利潤相對來說很小。”
“老年人平時消費多精打細算,需求多樣,而市場上的老年用品由于在設計和功能上的特殊處理,往往會拔高產品的價格,導致部分老年人對此并不愿意‘買賬’。”蓮湖區虛擬養老院負責人趙斌表示,與子女一起居住的父母親們對家中的大小家用,也大多遵從年輕一輩的習慣與意見。
“就省內來看,老人的消費理念、消費水平,和對老年用品的接受程度還沒有跟上,商家們都會考慮線下實體店可能面臨很大的滯銷風險。”西安市內一位養老院院長坦言,就省內來看,目前老年用品的普及率相對較低,市場上老年用品的主要采購者是養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
“總體來看,老人對老年用品的需求旺盛,但少有企業研發生產,是因為老年用品產業投資大,短期獲利的可能性小。”陜西省眾幫社區居家養老協會會長李新生說,從開發老年用品的企業角度來看,研發出一款適合老年人的產品困難較多:前期投入大,研發試驗周期長。老年人個體差異性大,要求復雜多樣。一些企業未能生產出真正滿足老年人需求的產品,造成了市場與需求的脫節,這是市場存在的困境,也是急需要解決的問題。
建議:政府出臺扶持、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多層次開發市場
記者獲悉,2019年12月,國家相關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今年2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其中明確要發展壯大老年用品產業,加強老年用品研發制造,大力開發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
“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往往是瑣碎而具體的,這要求企業在設計老年用品之初,多設身處地考慮老年人的切身痛點。”李新生說,要想讓老年用品真正進入尋常家庭,全社會首先應該形成愛老敬老的氛圍,要鼓勵企業、商家線下多開設老年用品實體超市。考慮到老年用品超市可能面臨經營負擔,政府相應的扶持政策、優惠政策也應打開,如基礎項目由政府“埋單”,以減輕企業、商家的經營壓力。
“大力發展老年用品產業,不僅能給老年群體帶來便利,對養老產業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企業投資應該持長遠眼光。”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馮福根認為,老年用品消費市場其實大有前景。他說,一方面,當前,部分老年群體的確存在消費習慣節儉、經濟條件不夠好的情況,但大多數年輕子女更愿意為老人花錢盡孝。另一方面,隨著“準老齡”人口的增多,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更多老年人將舍得為自己花錢,老年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都將比從前更強。
馮福根說,當前部分老年人經濟負擔相對較輕,消費水平并不低,很多老年人并不是不想消費,大多情況是有錢買不到稱心如意的東西。面對老人多樣化需求,企業在老年用品開發設計上要精細化分類,根據各地中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將老年產品分清檔次,多層次開發市場,這需要企業對老年群體進行深入觀察和了解、溝通交流,多聆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要對老年用品市場建立標準化的制約手段,通過標準把關質量,讓老年人放心購買老年用品。另外,還可通過社區、社會組織、年輕兒女等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同時企業打通老年用品線上銷售渠道。”馮福根說,總體來說,發展老年用品市場是一個綜合性、長遠的過程。
Copyright ? 2013-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2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