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廣州市統計局聯合發布《2020年廣州老齡事業發展報告和老年人口數據手冊》(以下簡稱《數據手冊》)。《數據手冊》共分三個部分,包括全市老年人口數據、各區老年人口數據和全市老齡事業發展情況。《數據手冊》在統計反映2020年數據的同時,還與2016年-2020年的同類數據進行對比,以便更準確、全面地反映廣州市老齡人口發展趨勢。
2016年-2020年 廣州整體處于輕度老齡化社會
根據《數據手冊》,廣州老齡人口數據和老齡事業有如下特點。2016年-2020年,廣州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戶籍人口比重維持在17%-19%;廣州市戶籍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戶籍人口比重維持在11%-13%。
2016年-2020年,廣州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54.61萬人增至179.95萬人,增長率分別為4.80%、4.68%、4.59%、3.69%和2.53%。
按照聯合國關于老齡化社會的劃分標準,2016年-2020年,廣州整體上處于輕度老齡化階段。2020年廣州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分別為18.27%、13.01%,低于全國0.43、0.49個百分點。
老城區進入中度老齡化 越秀區戶籍老年人口全市最多
《統計手冊》顯示,廣州老城區已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而越秀區戶籍老年人口為全市最多。2020年,廣州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超過20萬的共有3個區,為越秀區、海珠區和荔灣區,分別達到31.43萬人、28.45萬人和22.31萬人,占本區戶籍人口比重均超過20%,占廣州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分別為17.46%、15.81%和12.40%。
廣州市戶籍老年人口數為15-20萬人的區有1個,為白云區,有18.47萬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10.26%。廣州市戶籍老年人口數在10-15萬人的區有4個,為番禺區、天河區、增城區和花都區,分別為14.69萬人、14.24萬人、14.01萬人和12.34萬人。從化區、南沙區和黃埔區等3個區的廣州市戶籍老年人口總量均超過了7萬人。
“老漂族”持續增長 番禺、白云最集中
2016年-2020年,在穗60歲及以上流動人口持續增長,分別為232818人、241548人、345827人、373435人和392012人。從地區分布來看,番禺區、白云區、天河區、海珠區等是60歲及以上流動人口分布較多的區域。2020年,番禺區和白云區60歲及以上流動人口最多,分別有7.12萬人和7.09萬人,分別占全市60歲及以上流動人口總數的18.16%和18.10%。
日間照料場所床位達3371張
《數據手冊》顯示,廣州市已初步建立全覆蓋的養老服務網絡。2020年,廣州市為70歲及以上長者發放高齡補貼,共發放76.37萬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發放人數為8萬人;機構養老服務補貼發放為2.65萬人。
在社區養老服務方面,廣州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據統計,2020年,廣州市共有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4006個,服務人次866.31萬人,日間照料場所床位達到3371張。
在機構養老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市養老機構有230個,共有養老服務總床位72728張,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數為25177人。
長護險覆蓋半數以上老年群體 人均期望壽命近83歲
統計顯示,廣州市老齡健康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探索取得積極成效。2020年,廣州市參與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人數共計93.54萬人,覆蓋半數以上老年群體。其中,截至2020年底,廣州市累計享受待遇老年人口達2.53萬人,長護險基金支付率為84%左右,初步構筑起“社會互助,風險共擔”的失能老人護理屏障;并持續減輕退休延繳人員醫保繳費負擔,退休延繳人員個人繳費率降低至7.5%。
同時,隨著廣州市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市醫療供養服務設施供給有效提高,截至2020年底,每萬名老人擁有老年護理床位數7.89張。2020年廣州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為82.90歲。
廣州市老年人 文體教育事業發展平穩
《數據手冊》顯示,廣州市老年人文體教育事業發展平穩,截至2020年底,廣州全市有老年大學23所,學員15.56萬人;老年學校93所,學員9.72萬人;老年教學點676個,學員3.38萬人。
經過各相關部門及各區的共同努力,廣州市老年人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方面不斷完善。
Copyright ? 2013-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2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