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向前發展,老齡化的趨勢不可回避。正在深度邁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也面臨一系列問題。人口總規模增長慣性減弱,少兒比重下降,勞動年齡人口波動下降,勞動力老化程度加重。在此影響下,中國的人口紅利可能減弱甚至消失,進而造成養老金短缺、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人口紅利是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撫養率比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整個國家的經濟呈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局面,經濟增長動力較強。)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涉及人口老齡化的部分提及如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優化生育政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高人口素質。”從規劃中我們可以得知,除了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新挑戰之外,老齡化帶來的人口結構變化也使社會不可回避地需要進行適老化改造,創造一個適老型社會勢在必行。
在應對老齡化浪潮的過程中,各類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其中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老齡化浪潮與數字化進程的碰撞。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時代的發展,要求我們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數字化的建設將浸潤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適老型社會的構建,數字化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但是目前老年人正面臨不小的數字困境。如何用電子支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何用健康綠碼通行、如何在網上約車、如何在銀行自助操作、如何在醫院自助掛號等等困境時常出現在老年人身邊。尤其是新冠疫情下,數字化進程加快,老齡化與數字化的矛盾進一步凸顯。在社會學和人口學中將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界定為“數字難民”。當80后、90后享受數字化社會的發展帶來的便利時,數字難民可能正在被拋棄。
新科技的迅猛發展對于每個人來說,每天都是被科技再教育的過程。然而對于老年人,考慮到本身認知能力的退化和信息的接受能力等,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所遲緩。而一些數字化的設備設定、流程設計也并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使用習慣。這就出現了當老齡化遇上數字化,原本該是科技助力更便捷的生活變成了科技提高了日常生活的門檻。原本招招手就可以打的車,現在變成不會用的網約車了。
要破解老年人對于數字新科技不敢用、不會用、不能用的障礙,老年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社會各方的幫助和支持。在此我們可以借鑒日本經驗,已經進入超級老齡社會的日本對智能化與老齡化的碰撞有哪些創新解法。日本的核心原則是并不以智能化的發展就取消傳統人工服務,在智能化服務提供的過程中,需要對服務進行適老化改造。
在交通出行方面,日本推出了“安全駕駛支持車認證”,要求在日本出售的汽車進行安全技術分類。只要進行了油門誤踩抑制系統、自動剎車等主動式安全配備的車廠,就能夠獲得這一認證,通過配備智能安全系統降低老年司機引發的交通事故概率。
在公共交通服務方面,日本充分關注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不僅配備了專門的硬件設置,更提供了專門的出行協助。車站工作人員會對有特殊需要的老人提供專用輔助工具和專門的護送服務。
在生活方面,日本各大衛浴公司也設計了智能馬桶,研發了自動沖洗、輔助站立,自動抽紙擦干等功能,幫助老人解決如廁的一切顧慮。專門的養老住宅對廚房、臥室、衛生間做了特殊化改造,針對乘坐輪椅的老人在高度和收納細節上做了調整,比如可以放下輪椅的洗漱臺,可以自由升降的櫥柜,可以借力的馬桶扶手、坐式淋浴等等。在不同的住宅細節中嵌入智能化設備方便生活。
在養老方面,日本大力發展養老機器人、生活支持機器人,輔助老年人生活。日本重點扶持了移乘搬運、移動輔助、步行助力、自動排泄處理、健康監測、走失監視等智能化產品的開發推廣。
在這其中,人們的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智能化設備不該是理所應當地默認被所有人快速適應并使用。對于無法適應的老年人,他們也并不應該被邊緣化。設備只是工具,智能化的初衷也是讓生活更簡單、更便捷,而不是更復雜。或許可以換種思路,老年人需要花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學會使用符合年輕人習慣的智能設備。于此不如對智能化設備進行改造,發展適老的智能化產品和服務。
同時老年人的智能化需求也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老年人本身的需求與年輕人視角下的老齡化需求可能存在偏差。2018年深圳大學聯合騰訊研究院發布的《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與家庭微信反哺》揭示了老年人的微信生活。從報告中我們可以得知,老年人較為感興趣的是如何閱讀公眾號文章、如何給朋友圈點贊等而青年人教導老年人的主要集中在視頻聊天、微信支付、發紅包等。在網絡謠言方面,老年人的識別能力也明顯低于中青年。
針對老年人的數字化生活特點,應有的放矢地進行產品適老化改造,如推出無廣告版老年微信、老年版健康碼、簡潔版電子支付等。在銀行、交通、醫療等方面依然保持充分的人工服務,不以智能化設備替代所有人工服務,打造有溫度的自助辦理業務。
科技普惠、數字包容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讓科技回歸工具,讓智能方便人民。從外部,政府、社區、企業、等外部主體需要不斷構建對老年人友善的社會數字環境,對老年人進行數字賦能。從內部,青年人對老年人的數字反哺、數字救助也應該更有溫度。填補適老型社會的數字鴻溝,需要內外部的共同努力。
Copyright ? 2013-2025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2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