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疫情下中國老年人加速“觸網”
時間:
2020-03-02
巨硅科技 · 全家康--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宅在家里成了大家的生活常態,這種改變給大家的生活習慣帶來了些什么變化呢?特別是老年人又有哪些變化呢?近日與養老行業的朋友交流,發現,疫情期...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宅在家里成了大家的生活常態,這種改變給大家的生活習慣帶來了些什么變化呢?特別是老年人又有哪些變化呢?近日與養老行業的朋友交流,發現,疫情期間,各行各業的線上服務都有較大的發展,養老行業也一樣,據友松國際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很多業務都暫停了,但加大了線上服務的力度,線上老年大學的流量增幅較大。而作為養老行業電商一線品牌,甲子商城在疫情的表現也不錯,業務量增長較快,但因其核心倉之一位于主疫情發生區域湖北,對發貨造成一定影響,但整體業務增長不錯,甲子也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在廣州等地區增加發貨倉庫。
據北京商報報導,據多家養老機構、老年用品企業、電商平臺負責人介紹,疫情出現后,老年消費者線上購物需求猛漲,同時,他們對于一些遠程智能老年用品的咨詢、消費量也都出現了明顯的提升。京東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平臺上針對老年群體的家庭護理產品銷量增長明顯,1月20-27日期間,心電/血氧儀下單量環比上月同期增長18倍,而在春節期間(除夕至初七),56歲以上用戶購買血氧儀的下單量同比增長400%左右。此外,疫情發生后,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也開始集中為老年人購買一些居家使用的護理設備、保健品等,比如:春節期間,京東上制氧機、呼吸機的下單量增長均達100%左右;“調節三高”的食品如魚油、大豆卵磷脂膠囊等下單量同比增幅也在30%以上。
此次疫情,加速了老年人“觸網”的進程,有利于未來養老領域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在多數業務暫定的情況下,養老行業如何應對,如何更好的適應后疫情時期,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是養老行業每一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疫情下中國老年人加速“觸網”
“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這是最近一個多月來,家住安徽合肥市禹洲天境小區的老太太張萍使用智能手機的“新感觸”。
在疫情防控期間,這位65歲的退休小學老師不僅學會了手機購物,還通過當地醫保部門的公眾號和社區藥店微信群,在線預約給自己上二年級的小孫子成功“搶”到了一包兒童口罩。
“以往雖然拿著智能手機,但只把它當聯絡工具,這回防疫期間,讓我發現了智能手機和互聯網有這么多用處。”她說。
在子女的幫助下,張萍在智能手機里新下載了新聞、廚藝、健身、視頻等不少App,甚至還有新潮的全民K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占總人口的18.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逾1.76億,占總人口的12.6%。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此前發布的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6月,全國網民規模達8.5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1.2%;而在年齡結構中,40歲及以上網民群體占網民整體的比例超過30%,互聯網正在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各類平臺經濟“大顯身手”,中老年人也隨著“大流”加速“融入”互聯網應用潮流之中。除了城市老人外,越來越多的農村老年人也拿起了智能手機,逐漸成為“深度用戶”。
“最近湖北新增確診病例降了不少,安徽這幾天新增都是零。”75歲的安徽安慶市迎江區新洲鄉南木村村民高季友說起疫情的最新情況“門兒清”。
這些信息都是老人從智能手機上得來的。去年臘月,兒子給老人買了個智能手機,防疫期間,老人在家學會了上網。
“我每天都在網上看最新數據和新聞,還有怎么防治疫情的科普文章,也會用抖音看一些視頻當娛樂,和兒子、親戚通過微信視頻聊天。”高季友說。
現在,高季友還學會了在百度上搜一些農業技術指導,如病蟲害防治等,并把一些疫情防治的視頻轉發給兒子。對他而言,這些都無比新鮮。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胡濱撰文指出,疫情防控期間,大量老人、農民等用戶開始熟練使用互聯網,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可能從目前的61.2%,進一步拉升。
“聽說手機還可以實景逛街,實景參觀和旅游,我打算疫情結束了繼續多學多體驗,趕上時代潮流!”張萍期待地說。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國家統計局首次發布《養老產業統計分類(2020)》
下一篇:冒充“感染者”博“同情”、謊稱有防疫物資騙錢……警惕!疫情當前,詐騙手段又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