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廣州市民政局多措并舉
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
01 多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選擇
家住天河區的王爺爺退休后獨自居住在家,在附近的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報了個書法班定期上課,每天中午跟老伙計到長者飯堂吃一頓熱乎實惠的營養餐。今年6月,王爺爺意外扭傷了手,書法班雖暫時上不了了,卻依然定期現身居家養老平臺,享受康復治療師提供的康復護理服務,在手腕恢復的這段時間,到長者飯堂吃飯的時候還有工作人耐心的給他喂飯,同時還為他安排了服務員進行上門生活照料、代辦和陪同就醫服務,極大解決了王爺爺的困難。
近年來,廣州市出臺60多份為老服務政策文件,建有11個區級、172個街鎮級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1460個星光老年之家,1144個農村老年人活動站點,1036個長者飯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努力為老年人打造“10分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圈”。
廣州致力于打造“全覆蓋、多層次、多支撐、多主體”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上門生活照、助餐配餐、日間托管、康復護理、醫療保健、臨時托養、文化娛樂、精神慰藉、臨終關懷、“平安通”等十項服務為基礎,融合“家政+養老”實現上門生活照料服務全覆蓋,試點建設70家護理站助力醫養結合,“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慈善捐一點、個人掏一點”推動助餐配餐服務全面鋪開,通過“平安通”構筑老年人居家安全智能防護網,滿足老年人最迫切、最基本的服務需求。
02 “智慧平臺”讓養老服務更便利
2017年5月,廣州市居家養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成投入使用,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城通辦”,申請材料、審批結果全部電子化,打破了跨區、跨街鎮服務和資助審核的障礙,解決傳統人工辦理的“辦事難、跑腿多、耗時長”的弊端。系統累計注冊用戶超過41萬,線上申請單超過19萬份,網上辦理率達到100%。
長者飯堂與居家服務App已在全面使用,老年人攜帶社保卡(老年優待卡)可到長者飯堂充值并刷卡就餐,服務員上門服務時,攜帶智能手機和讀卡器,老年人直接刷社保卡結算,可以進行語音評分,服務數據實時上傳到系統。實現“線上申請—審批審核—確定資助—刷卡結算”閉環管理。
“平安通”智慧養老服務,以呼援服務平臺為基礎,通過“智能終端+人工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緊急呼援、GPS定位、咨詢轉介、心理慰藉、定期關懷、提示服務六項基本項目,提供全方位關愛服務。
近年來,為完善智慧養老服務關愛體系,廣州“平安通”服務人群不斷擴大,為老年人居家安全構筑起智能防護網,累計為逾10萬用戶提供定位服務,提供緊急呼援800多人次,提供健康監測約1000萬人次,為7000多名用戶設置電子圍欄。
03 “監測大廳”為服務質量保駕護航
為了推進智慧養老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廣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數據監測中心,兼具實時數據匯總、異常工單監測、輔助政府決策等功能,安排了服務質量監管專員集中受理居家養老服務咨詢投訴,開展養老惠民政策宣傳,開展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監測服務機構服務質量,及時跟蹤異常服務工單。
今年以來,監測中心依托廣州市居家養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繪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一張圖”,實時掌握長者飯堂、“家政+養老”、平安通、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估、服務機構等服務數據,能夠從服務資助、服務人數、服務人次等維度監控服務質量。聚焦服務過程關鍵數據,把超時安裝、異地同時消費、逝世老人服務記錄等列為異常工單,通過隨機入戶回訪、電話訪問與工作痕跡檢查等手段核實服務情況,及時向各區民政局反饋問題,提醒各區街鎮與服務機構抓好整改。
目前監測中心已回訪690多名服務對象,及時發現并處理異常工單93份,受理處理投訴12單,收集建議意見400多條。
廣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廣州將繼續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衡充分高質量發展,加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持續提升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2013-2021 巨硅科技 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55903號
粵公網安備 440103020007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