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民政部對“關于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答復
時間:
2019-11-13
巨硅科技 · 全家康--民政部對關于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19〕682號 李志強代表: 您提出關于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您的建議對于統籌區域養老服務資源...
民政部對“關于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答復
民函〔2019〕682號
李志強代表:
您提出“關于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您的建議對于統籌區域養老服務資源,推動發展養老服務,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具有重要參考意義。經商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衛生健康委、財政部,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將區域性養老服務納入有關規劃
中央高度重視養老服務發展頂層設計,“十三五”規劃綱要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設立專章;專門制定《“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對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出專門部署。同時,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等重要文件中,明確對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能力、推動區域性養老服務發展作出部署。民政部指導有關地區民政廳(局)共同研究制定京津冀等跨區域的養老合作方案。衛生健康委支持農村區域養老中心發展等內容納入代擬的有關文稿中。
下一步,發展改革委將在研究編制“十四五”規劃時積極吸納代表有關意見。民政部將在謀劃“十四五”養老工作時,認真研究您關于制定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規劃的建議,積極爭取將區域性養老服務納入有關規劃,指導有關地區做好跨區域養老服務規劃銜接。
二、關于科學謀劃跨區域養老服務設施布局
民政部高度重視區域性養老服務設施統籌。積極指導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同時,大力推動縣域養老服務設施建設,2016年,聯合發展改革委實施社會服務兜底工程,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各地農村敬老院等項目建設,近三年分別安排28億元、30億元、31億元,重點加強縣域養老服務等設施建設。2018年會同發展改革委、扶貧辦印發《深度貧困地區敬老院建設改造行動計劃》,以“三區三州”為重點,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推動實現2020年深度貧困地區每個縣至少建有1個縣級供養服務中心。
下一步,民政部將認真吸納您的建議,繼續指導有關區域養老服務發展,做好有關養老服務科學布局,進一步推動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機構改革,指導各省份以縣為單位加大敬老院設施改造力度,升級(新建)一批縣級中心敬老院。積極推廣南京等地經驗,推動各地成立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更好促進本區域內養老服務發展。
三、關于統籌做好區域性養老服務制度銜接
民政部在指導有關區域做好養老合作的同時,著力加大了標準化建設,近年來先后制定了設施建設、服務質量、等級評定等方面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加強了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監管,為跨區域養老服務銜接提供了標準規范基礎。根據《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人社廳發〔2016〕80號),指導各地民政部門與衛生健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加強合作,因地制宜建立相關老年照護評估標準和管理辦法,為實行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探索經驗。
下一步,民政部將認真吸納您的建議,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養老服務的城鄉統籌、區域統籌,推動養老服務平衡發展,繼續指導有關地區做好跨區域養老服務制度銜接。
四、關于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區域性養老服務行業
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支持引導社會力量投入養老服務。一是不斷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2019年1月2日,民政部印發《關于貫徹落實新修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通知》(民函〔2019〕1號),要求各級民政部門不再實施養老機構設立許可、依法做好登記和備案管理、加強養老機構事中事后監管、做好法規政策修改和宣傳引導,進一步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工作。二是推動完善有關政策制度。提請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91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9〕5號)等文件,明確政策措施,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三是積極會同出臺有關配套措施。會同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出臺《關于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通知》,會同人民銀行等部門出臺《關于金融支持養老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以市場化為方向,以政府扶持為引導,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推動社會資源向養老服務領域配置和傾斜。
發展改革委立足職責,出臺了一系列專項政策,在價格政策上,出臺《關于規范養老機構服務收費管理促進養老服務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價格〔2015〕129號),明確要建立健全市場形成價格為主的養老服務收費管理機制,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等方式參與發展養老服務;在創新投融資上,出臺《養老產業專項債券發行指引》(發改辦財金〔2015〕817號),拓寬社會資本融資渠道;在促進產業發展上,出臺《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發改社會〔2019〕160號),把發展養老服務業作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重要方面。
財政部積極出臺稅費優惠政策,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費、個人所得稅、行政性收費等方面,均對養老服務做出傾斜;“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每年安排專項彩票公益金10億元,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出臺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意見,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截至2019年3月底,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管理庫項目中共有醫療衛生和養老領域項目363個、投資額2681億元,其中已落地項目224個、投資額1473億元。
下一步,民政部將吸納您的建議,會同有關部門繼續著力深化改革,進一步為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提供更好環境。一是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貫徹落實國辦發〔2019〕5號文件為契機,全面落實養老機構取消許可要求,強化服務監管,加快調整與養老機構許可相關的扶持優惠政策,確保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后,養老機構既有優惠扶持待遇不減少不降低,各項政策平穩過渡。二是完善發展機制。對同類養老服務,逐步做到營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同等享受運營補貼待遇。不斷完善政府購買、委托、PPP等方式,引入市場機制和社會力量,不斷擴大和優化養老服務供給,培育一批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養老服務企業,鼓勵具有實力的養老企業探索實施跨區域品牌化、連鎖化經營。三是強化資金支持。推動各地落實好金融、稅費、土地等優惠政策,研究完善養老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繼續完善抵押補充貸款管理,強化激勵約束機制,鼓勵和引導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加大對養老機構和養老項目的支持。
五、關于創新“互聯網+養老”智慧養老服務模式
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開展了有關工作。一是制定出臺智慧健康養老產業政策文件。2017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原衛生計生委共同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工信部聯電子〔2017〕25號),明確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的思路和舉措,構建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加快發展。二是組織編制《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18年版)》,鼓勵智慧養老服務模式創新。三是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促進典型案例推廣普及。2017年、2018兩年組織開展了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共創建79家示范企業、130個示范街道(鄉鎮)和29個示范基地。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繼續牽頭落實《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積極推進“互聯網+養老”智慧養老業務創新與產業發展,推動智慧健康養老技術產品研發,支持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繼續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示范。
六、關于打造一批區域性養老服務試點示范項目
為促進養老服務發展,民政部牽頭或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試點示范工作,主要是開展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確定240家試點單位,重點在豐富公建民營實施方式、提升養老服務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完善監督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會同財政部深化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已經開展三批試點,確定了90個試點地區,共投入資金30億元,部署了第四批改革試點;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持續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計劃,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積極配合醫保局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下一步,民政部將積極吸納您的建議,在會同或配合有關部門繼續深化有關試點示范工作中充分考慮區域因素。
感謝對民政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民政部
2019年7月26日
(來源:民政部門戶網站)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敲黑板!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劃重點
下一篇:退役士兵要老有所養,原單位補繳養老金和醫保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