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養老機構關系幸福晚年,廣州將繼續推進此項改革
時間:
2019-10-17
巨硅科技 · 全家康--截至2018年底 廣州市60周歲及以上 老年人口169.3萬人 占戶籍人口的18.25% 為進一步激發公辦養老機構活力、提升服務水平 從2016年以來,廣州分類推進實施養老機構公建民營,選擇從化區...
截至2018年底
廣州市60周歲及以上
老年人口169.3萬人
占戶籍人口的18.25%
為進一步激發公辦養老機構活力、提升服務水平
從2016年以來,廣州分類推進實施養老機構公建民營,選擇從化區溫泉鎮敬老院和增城區小樓鎮敬老院兩個機構作為全省社會化改革試點,
探索項目合作、委托運營、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等模式,集民生保障、社會化運營、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于一身,致力于形成政府、社會力量、服務對象的多贏局面。
如今
廣州共有養老機構189家,
養老床位6.5萬張,
其中民辦養老機構床位占73%,
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55%,
提前實現了國家、省提出的工作目標。
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去年,廣州市老年人養老服務滿意度比2015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形式多樣化加快出指引
為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2016年10月,廣州市印發實施《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的意見》,對公辦養老機構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激發運營活力方面,廣州鼓勵公辦養老機構創新服務供給方式,積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服務,鼓勵采取服務外包、專項合作等方式面向社會力量購買專業服務;支持條件成熟的公辦養老機構逐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社會力量管理運營;積極穩妥探索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PPP模式)推動資本合作建設運營公辦養老機構。
委托運營模式即政府投資完成建設后,從
確保養老機構兜底保障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和保障可持續運行三個方面科學設置運營資質條件,公開招投標擇優選取專業化機構運營,并簽訂監管協議,委托第三方跟蹤評估運營管理成效,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服務對象不改變、保障功能有效發揮、服務質量持續提高。
未來,將加快制定公建民營工作指引。積極探索并起草制定養老機構公建民營實施工作指引,在功能定位上,
明確其公益屬性,在滿足特困人員集中供養需求的前提下,還將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無償或低收費托養服務;在運營管理上,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既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的積極性,又致力于實現監管與運營主體協同發展、良性互補。
專家點評
申曙光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
讓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養老事業,是很好的探索。用四個字總結廣州在實踐中取得的效果:
多、快、優、省。
申曙光認為,從長遠來看,廣州未來可以在幾方面著力:
一是保證公益性,不管是全部由政府部門來做還是公建民營等形式,必須保證公辦養老機構存在公益性質。很多人現在存在一種誤解,認為公益性就不能賺錢,其實養老機構可以交給市場來做,但主導的必須是政府。
二是要確保質量,要加大監管,確保規范性運作,必須要建立一套體系。廣州下一步可以更好地總結經驗,對經驗制度化甚至進一步法治化,打造“廣州標準”。
三是要保證人才供給。人才培養可以交給市場來運作,但必須要政府主導。
(來源:廣州民政,廣州日報)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重磅新政!368萬重慶老年人直接受益!
下一篇:“你忘了我是誰”,我也永遠陪在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