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硅科技 · 全家康 | 談談老年人的“依賴”現象
時間:
2019-06-04
巨硅科技 · 全家康--上海黃浦區養老院對于老年人依賴現象的分析,上海養老院對于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老人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了精神上面的依賴。而沒有了這些依賴以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就會慢慢的下降。...
上海黃浦區養老院對于老年人“依賴”現象的分析,上海養老院對于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老人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了精神上面的"依賴"。而沒有了這些依賴以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就會慢慢的下降。有的老年人對于親人或者麻將等都會有依賴心理。下面就讓上海黃浦區養老院說說那些依賴老人的狀況吧。
人到老年,往往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依賴心理,這屬于正常現象。但老年問題研究專家指出,這種依賴心理不能過于嚴重,如果過于嚴重,一旦被依賴的對象不存在了,老年人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很容易出現生活缺乏安全感,身體健康每況愈下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一些老年人對藥物、保健品、麻將等都有一定的依賴心理,而不少老年人似乎有較嚴重的孫輩依賴、寵物依賴和電視依賴現象——
現象一
“你們要領走孩子,我們就活不下去了!”
孫輩依賴:累了自己傷了孩子
劉大爺夫婦今年都76歲了,古稀之年才得孫子,樂得如同得了寶貝一般。孫子剛剛斷奶,老兩口就反復游說,讓在外地上班的兒子把孫子小虎送到身邊。到如今都快四年了,兩位老人雖然身體不是很好,但仍堅持要照顧4歲的孫子。小虎一天天長大了,兒子、兒媳三番五次動員老兩口“放虎歸山”,可是,老兩口說:“小虎不在身邊,我們活著就沒有意思!”
今年春節的時候,兒子、兒媳又動了想帶走小虎的念頭,便試探著對老人說:“小虎該上幼兒園了,我們準備領他走。”老人一聽,急得眼淚都出來了,這個說:“你們要領走孩子,我們就活不下去了!”那個說:“你們沒有良心,孩子大了就領走,一點也不為老人想想!”小夫妻沒有辦法,只好答應把孩子留下來,不過讓老人把孩子送到附近的幼兒園去。
可是,剛剛送去幼兒園不到兩天,看見孫子不習慣幼兒園的生活,老人就不忍心了,堅決把孫子接回家來,死活不讓他去幼兒園了。老人像老母雞護小雞雛那樣護著小孫子,非要與小孫子如影隨形。至今,小虎再也沒上幼兒園。
兒子、兒媳不高興了,讓老人還是把孩子送回幼兒園去。老人拍著胸脯保證:“我自己的孫子,自己照顧不會比幼兒園差!”的確,平時,老人把小虎照顧得可謂無微不至:小虎還沒覺得渴,老人就已經把水送到他的嘴邊;戶外活動,老人不眨眼珠地盯著,不讓孩子跑得太快,站得太高……可能就是因為老人照顧得過細、過多,小虎不僅自理能力很差,而且跟父母在一起時都會感覺“不適應”,特別依賴爺爺奶奶。
老人非常“享受”孫子對他們的依賴。不過,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一個消極的循環:老人依賴孩子,孩子離不開老人,時間長了,出現了“除了老人誰也帶不好孩子”的情形,不知不覺中,孩子的各種表現、各項能力都弱于同齡人。今年春節,家里來了客人,一見到生人,4歲的小虎還是躲進奶奶的懷里,不愿意與人接觸。
小夫妻真的著急了,這樣下去,孩子還能有出息嗎?可是,把孩子領走吧,老人又受不了,要死要活的,總不能為了孩子,傷害了老人吧?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現象二
“你一定要救救它,沒有它,我活不下去了!”
寵物依賴:狗“兒子”成精神支柱
“以前,養個兒子叫狗子,現在養只狗兒叫兒子……”相聲演員姜昆曾在春晚上表演的這個相聲,讓人捧腹大笑的同時,也道出了現在很多空巢老人無以言表的孤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聊天靠電話,相伴有只狗。”這四句話,是目前許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71歲的李老太太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個。
李老太太本來有一兒一女,可是,兒子在國外工作,女兒出嫁在異鄉,她成為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老人十分憋悶,便領養了一只寵物狗。這只小京巴很可愛,李老太太管它叫“兒子”。自從小狗進了家門,李老太太就把情感投注對象置換為寵物,從小狗身上尋求精神寄托。
平時,李老太太和寵物“兒子”形影不離,有什么好東西寧可自己不吃也要喂寵物,有什么話就對小狗嘮叨不停,晚上睡覺也要把小狗放在身邊。看見狗“兒子”朝自己眨巴著大眼睛,搖擺著毛茸茸的小尾巴,她越發喜愛,天天和寵物在一起,哪里都不去,甚至不喜歡與別人進行正常的思想溝通和交流。
那一次,小狗病了,李老太太急得嚎啕大哭,她全然不顧自己年事已高、身體有病,連夜打出租車去寵物醫院,央求寵物醫生:“你一定要救救它,沒有它,我活不下去了!”寵物醫生對她說:“老太太,小狗的壽命跟人一樣是有限的,不可能長生不老。”老太太不愛聽,和寵物醫生吵起來,說她的“兒子”才不會丟下她呢!
最終,這條狗還是死了。李老太太從此變得茶飯不思,神情恍惚,不到一年,便抑郁而終。
李老太太去世后,她的兒子和女兒痛苦之余,百思不得其解:母親為何會因為一條狗而死?
現象三
他們守在電視機前一看就是幾個鐘頭
電視依賴:身體“抗議”朋友遠離
看電視幾乎是所有老年人最常見的娛樂活動。有調查報告指出,96.3%的老年人日常娛樂將“看電視”排在首位。
今年82歲的劉大媽老兩口都是“電視迷”,確切地說,劉大媽是個戲曲迷,劉大媽老伴是“新聞迷”。由于老兩口看電視的“口味”相差特別大,而且互不相讓,他們唯一的女兒只好買回來兩臺電視機,放在兩個房間里,這樣老人各看各的,不再為爭遙控器吵架了。
誰知道,兩位老人不再為爭遙控器吵架了,可隨心所欲看電視的結果卻對老人非常不利!
劉大媽天天看電視聽戲曲,一看就是好幾個小時,畢竟是八十好幾的老人了,時間一長,身體發出“抗議”的信號。到了醫院,醫生說,老年人動得越少越傷身體。“長時間坐著看電視,活動得少,骨骼長時間不受力,心肺功能、肌肉得不到鍛煉,容易出現腰腿酸痛、頸椎不適等癥狀,可能導致肥胖、骨質疏松和肌肉退化。另外,看電視屬于被動接受信息,缺乏主動參與,時間久了老年人變得不愛動腦筋,反應也就越來越慢,記憶力減退。”
劉大媽的老伴看電視新聞同樣著迷,國內的、國際的,他一條不落下,常常吃完飯就坐下看電視,興致高的時候,該睡午覺的時候沒睡午覺,該吃藥的時候忘了吃藥,守在電視機前一看就是幾個鐘頭,結果身體也抗議了。開始是胃不舒服,緊接著是眼睛干澀。他也去看醫生。醫生告訴他:“長時間不活動,減少了胃腸蠕動,時間久了傷腸胃。長時間盯著閃爍的電視熒光屏,還會使人感到眼睛干燥不適。不該過分依賴電視,打亂老年人正常的生活規律。”
其實,像劉大媽老兩口這樣,長時間在家看電視,不出門與人交流,還會導致朋友越來越少,陷入深深的孤獨中。有些原來和他們一起玩的老朋友,約了他們幾次,他們都推辭了,后來人家就不再找他們了。
(文章來源:養老信息網)
轉載聲明:感謝作者,版權歸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創作者看到,歡迎聯系“廣州市巨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會在后續文章聲明中標明。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感謝!
上一篇:2019年廣東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發布
下一篇:嚴查以房養老騙局背后的“套路”